因《邮缘》结邮缘

标签:
王新中纪念封邮缘集邮生日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283)因《邮缘》结邮缘
收到了东北三帅哥之一,辽宁张昊寄给我的实寄封,封的主题却不是记述东北邮事的,这一次记录主人公曾经担任过全国集邮联副会长,也是通过集邮让我认识到的全国集邮联三位副会长之一,他就是曾经担任过甘肃省总工会主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的王新中先生。在担任全国集邮联副会长期间,热心集邮工作,真心与集邮者交朋友,带动了全国职工集邮活动的开展,深受集邮者爱戴。今年恰逢王新中80岁寿辰,很多地方的集邮者用纪念封的形式向王副会长祝寿。
我收到了寄自大连的祝寿封,从大连水仙邮局寄出,寄出来的日期是2022年7月1日。熟悉王新中先生的都知道他是1943年生人,出生的日期恰好就是7月1日。在他出生前2年的1941年7月1日正式被中央定为了建党纪念日,所以新中副会长在任何场合下,毫不掩饰他的生日,因为这一天太有纪念意义了。能和伟大的党共同过生日,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1997年之后,这一天又成为了香港回归纪念日,又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说起能认识王新中,要感谢他的书。那一年到省邮协办事,发现冯秘的桌上放了几本书,这是王新中著的《邮缘——我的集邮人生》系列书籍的前三本。正好省邮协正在发放《河北集邮》的稿费,看到我的稿费竟然有80多元,于是就在签收栏里签了字,告诉冯秘钱不用寄,也不用给我了,把那套书给我就行了。冯秘说那是新中副会长刚给他寄过来的。我就说好书就要抢才行,抱起了书就奔车站了。那时候还没有动车,也没有高铁,只有普通客车,一路回来正好把3本书看完,也全面了解了王新中这个人。
有幸参加了2007年5月全国集邮联在萧山举办了国际邮展培训研讨班,在萧山第一次见到了王新中副会长。在培训间隙聊天的时候,正好与他坐在了一起,聊起了集邮和和各自的工作,还聊到了他写的书,说到了我用稿费换他输的事情,逗得王副会长哈哈大笑,转手又送了我一本第4册,他还把我们在邮展培训班的事情写进了第5册书中,此后每出一本书,都会得到王新中副会长的赠书,不知不觉竟然出了15本,基本上一年一本。此后也在国内很多重大的集邮活动中见到他的身影,在潍坊、洛阳、杭州、长沙等邮展举办的时候,总会见到他。
10年前《中国集邮报》举办了“我与全国集邮联30年”征文活动,我就把通过集邮结识了全国集邮联3位副会长的事情写成了文章,参加了征文活动,并被收进了“纪念《中国集邮报》创刊20周年”丛书——我与全国集邮联30年的在书中。这篇文章中就记录了与王新中、李近朱、刘佳维三位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的集邮故事。这片征文也成为那本书中收录的40篇文章之一。第三十届佳邮评选活动在河北邯郸举办的时候,因为有别的事情,王新中副会长没能到河北来,专门给我打电话,委托我给他寄一枚佳邮评选张首日实寄封,于是就有了当天从邯郸寄出的三枚使用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函封,加贴了佳邮评选纪念小型张的首日实寄封。
岁月流转间,王新中副会长已经是80岁的人了,但以他豁达的脾气性格,一点都不像。说来我第一次去山东参加集邮活动,还与王副会长有关。全国多个民间集邮组织在泰安举办了“王新中《邮缘——我的集邮人生》研讨会”,有幸参加,并在研讨会上即席发言,向王新中先生赠送了我书写的书法贺词。也正是在那次徽商,还见到了《中国集邮报》蔡旸总编,有幸得到了蔡总编的青睐,随后在《中国集邮报》专门介绍了我对中国书法认知的文章和我的多幅书法作品。那次探讨会后,由文献集邮研究会葛建亚会长和杭州李少华先生担任主编,编辑了《<邮缘>纵横谈》一书,书中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由我拍摄。
距上一次见到王新中先生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最近这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开的活动被迫取消,也影响了集邮活动的举办。见到了祝贺王新中诞辰80华诞的纪念封,那个熟悉的王副会长依然豁达,尤其是信封上坐在海边的王副会长,依然很亲切。期待着疫情早日过去,期待着能再次见到王新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