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协换届想到的

标签:
西安市集邮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集邮者纪念封集邮活动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277)西安邮协换届想到的
刚刚跨进7月,收到了骆总寄给我的纪念封,西安市集邮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了,这对于一家集邮组织而言,是一件最大的事情了。总结以往的工作,布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贯彻全国集邮联、省集邮协会的布置的工作任务,引导会员树立正确的集邮观,活跃基层集邮组织的集邮活动,最主要的是通过代表大会,对集邮协会的组织机构进行换届调整,调整协会人员组成,把真正喜欢集邮的人吸纳进来。
集邮协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形式,一般为国家、省、市三级体制,国家层面有中华全国集邮联和会,各省(市、区)有省一级集邮协会,各市有市一级集邮协会,有很多地方县级也有县(市、区)集邮协会,这是一个垂直的管理系统。还有等级不同行业集邮协会,比如体育、二炮、石油、航天、煤炭、海员、水利等,以及学术、邮展、宣传、青少年、老年的专业工作委员会,共同构成了集邮协会的完整架构。
由西安市集邮协会的换届改选想到了当下的集邮形式,尽管现在还有很多集邮的拥趸者,依然在痴心不改的从事着邮票及封片戳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集邮人群的极度萎缩,以及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约是在20多年之前,集邮界就曾经有一种声音,就是集邮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集邮乏人的现象不止是在国内,在世界各国这种情况也很突出。多数情况下集邮活动成为老年集邮者休闲的主阵地。
如今的集邮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高级的集邮者经过时间的沉淀,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票品储备,他们的票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他们的研究领域注重古典邮票的传统研究,注重邮政历史的研究,注重古典邮政用品的研究,并且很多人在这些领域已经成为专家级的人物。还有大量集邮者仅限于购买邮票,很多人对集邮的理念和意义并不了解,只是看着喜欢,或者是当做一种储值、保值的手段,这些人是最需要引导的,否则集邮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这些人弃邮票而去,并且是一去不回头。
对与普通集邮者而言,并不会想到那么多,喜欢就买几套邮票或者是年底买一本年册,不喜欢就不买。但对于想通过邮资票品储值升值的人而言,早期的邮票有可能带来很高的回报,但那也是仅限于面值购买或者价位不高的时候。就像大家都知道的1980年的“金猴”邮票,如果是当年按照面值买来的,那这枚邮票在他的手中就值8分钱,或者是在1000元的时候买来的,这枚猴票在他手中就值1000元。当下这枚邮票已经到了万元,但与他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他的邮票的没有参与到市场流通中。所谓的万元只是一个心理满足价位,并不代表手中的邮票就值万元,只有将这枚邮票卖出去,参与了市场,那卖出多少,减去自己当初的投入,这部分才是这枚邮票的真正价值,只可惜这样的邮票太少了。
所以说集邮不要想着今天1.2元买的邮票明天就能买到2.4元,一个月之后能买到10元。毕竟邮票只是邮资凭证,离开了邮政通信的邮票就是印刷品。按说现在邮票的发行量已经降到了600万套左右,比起之前动辄两三千万的发行量是少之又少了,但还要考虑集邮的参与人数,集邮的人越多,邮票的发行量就会越大。仅发行600左右的邮票在二级市场上价格一直上不去,这就充分说明了集邮参与的人数的不乐观。这也就给各级集邮协会乃至全国集邮联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扩大集邮队伍。
21世纪的今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太丰富了,网络时代会打消很多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制约这些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全社会要面对的课题。并不是因为集邮协会的发展壮大就能得到改善的。制约集邮发展的因素也有很多,但主要是人。这个“人”包括了集邮者、集邮经营者、集邮管理者。集邮协会换届是好事,最起码说明集邮协会的管理者还能充分意识到集邮协会的宣传作用,在壮大集邮这队伍导航,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前一篇:七月一日的畅想
后一篇:31枚明信片记录30年的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