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水邮政“芙蓉花”邮资图加印封

(2022-05-14 23:03:30)
标签:

刘现辉民俗画艺术馆

芙蓉花邮资图普资封

衡水湖风景日戳

衡水邮政

民俗画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220)衡水邮政“芙蓉花”邮资图加印封

周五收到了衡水姚老师寄给我的实寄封,使用了“芙蓉花”邮资图普资封加印了“刘现辉民俗画”的内容。感觉这枚信封似曾相识。去年下半年,姚老师也寄给我一枚用“芙蓉花”邮资图普资封加印的实寄封,依稀记得是新邮局的开业,收到之后不知放到哪里了。看来衡水邮政对于衡水事物的纪念应该是了一个通盘的计划了。利用邮政自己的产品,结合本地的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值得效仿和提倡。

刘现辉先生是居住在衡水的民俗画家、漫画家,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民族文化,深入到农村、基层,用绘画的形式倾注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用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描绘出一幅幅的乡愁,内容涉及很广,有童年趣事、悠悠岁月、农耕文化、节庆风俗等等。5月8日正是刘现辉民俗画艺术馆开馆的时间,衡水邮政专门印制了这枚“芙蓉花”邮资图加印封,以配合艺术馆的开馆和展览活动。

加印封的图案是一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普遍的农村家庭,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前等待开饭的情景。看到那个小方桌,不由得让人们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前,那个时候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那个小方桌很常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后来的“小饭桌”就是从这种小方桌演化出来的。实寄封上还有两个人的签名,一个是刘现辉,另一个是王伟。前一个是艺术馆的主人,也是本次活动的主角。后一个是衡水的同事,在集邮部门负责邮品策划,这枚封就是他设计的。

销邮资的使用了“衡水湖”风景日戳,不过从加盖的效果看,这把邮戳应该使用很久了吧?或许是油墨的原因?加盖的效果不很理想。如果是戳的原因,可以重新设计一个风景日戳,如果是油墨的原因,可以更换一下油墨。衡水湖的名声很响亮,河北当下有两处大型的天然水域,意识保定、雄安、沧州的白洋淀,在一个就是衡水的衡水湖。多年之前曾经去过一次,水面很开阔,有一处水上乐园,只可惜停留的时间有限。有水的地方就是好,到处透着水的灵性。

地方邮品的设计一直以来很纠结,制作的太多,销售是个问题,制作少了又会供不应求,很难把握。在一个还有地域影响。当地的名人只会在本地有所影响,放到全国的大环境中,除非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人物,但需求量也只是特定的人群。再者会与地方领导的整体发展思路有很大关系。邮票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品,就衡水而言,2006年一套《武强木板年画》的邮票,在全国产生的很大的影响。因为衡水有桃城的称谓,《桃花》邮票发行的时候衡水也举办了隆重的首发活动,但终归是桃花这个题材太公共,放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适合。

不管怎么说,这套加印封的印制也是费过很大心思。在当下整体集邮市场不太活跃的时候,这枚纪念封能为衡水的集邮者送来一股清风,也是衡水邮政为集邮者服务的一个好的举措,值得点赞。自2017年下半年邮政的集邮部门改名之后,等于自动放弃了沿用百年的“集邮”字眼,彻底将这两个字还给了民间,不知道这样的后果会怎样,虽然很多的集邮品还有“中国集邮”的字样,但更多的出现“集邮协会”的名字中。

就像1998年放弃了“中国邮电”这个金字招牌一样。如今也就20余年的时光,很多人已经忘记“中国邮电”了。1948年12月毛主席亲笔题写了“人民邮电”,为之后的整个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个手迹被当做了报头印在了《人民邮电》报上,1999年之后,也就读不到这份报纸了,虽然还有,但与邮政的关系很淡了,新创刊的是《中国邮政报》,报头却是印刷体。也是是大势所趋吧,邮电分营、政企分开、邮政改革、业务叠加……

衡水邮政“芙蓉花”邮资图加印封

衡水邮政“芙蓉花”邮资图加印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