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耀州华原邮戳一圣四杰三辅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216)关辅襟喉 耀州华原
收到了范老师在五一假期寄给我的明信片,是从耀州寄来的。第一眼看到“耀州”想到了一种瓷器——耀州窑。这个窑口在唐代是著名的瓷器烧制产地,在唐代有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三彩陶器,到了宋代更成为六大窑系之一,要以青瓷为主,为朝廷烧造贡瓷,达到鼎盛。元之后转型,走向没落,终于民国,只剩下了一段传说。
这枚明信片是从耀州华原邮局寄出,耀州作为县治从秦代的郡县制开始,属于京畿内史地(左内史),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置杸祤县,仍归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左内史改为左冯翊(在汉代,京兆府、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地名又属于官职,被称作“三辅”)。曹魏黄初元年(220年)这里又成为泥阳县治,也归左冯翊。隋、唐时期有先后改为泥阳、华原、宜州、永安等名,到了唐天佑元年(904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左冯翊置茂州,又改为耀州,管辖华原县,从此在中华大地上就有耀州这个地名。从公元前155年这里有了县治到如今,耀州已经有2177年的历史。
曾经的杸祤、左内史、左冯翊、泥阳、华原、宜州,如今的耀州,从古至今都是在这块土地上。也终于明白明信片上销邮资的邮戳上,耀州、华原自古就是一家。千百年来,这里诞生了一圣四杰。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以其编著的《千金要方》和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被后人尊为“药王”。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创造了中国文字史上的楷书“柳体”,与颜真卿齐名,被称作“颜筋柳骨”,被后世奉为楷书“颜柳欧赵”四大家之一。
唐代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主编了《周书》,参与了梁、陈、齐、周、隋等朝史书以及《大唐礼仪》《氏族志》《贞观实录》《武德贞观两朝史》《高宗实录》等史书的编纂。西晋哲学家傅玄,哲学思想上有朴素的唯物史观,批判有神论;政治上主张“礼法并举”“德威兼用”,农业上主张“役赋有常”“休养生息”,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北宋山水派领袖范宽,画风奇特瑰丽,气势逼人,传世作品《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开一代画风引领后世。
两千余年的时光,见证了这个位于关中通往陕北的天然门户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往前直追上古,母系氏族时代的领袖阴康氏就曾治于华原,将这里的文明直接上溯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如今的耀州是铜川市的一个区,这里很多地名与历史上这里曾经用的地名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邮戳上的华原,竟然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祖先生活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