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有个张仲景

(2022-04-25 20:34:46)
标签:

张仲景

医圣

饺耳汤

陨石邮局

南阳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201)南阳有个张仲景

今天是邢台市区封控的第6天,全体市民经过了7轮核酸检测,今天下午18时,市区正式解封,但邢东、高开、南和3个区继续封控。明天市区的正常秩序得以恢复,也该正式上班了。在家这几天也没有闲着,为单位编写美篇4篇,给上级报送信息4篇,配合小区核酸检测工作,做了6天志愿者,写了一篇应征论文也该收尾,还看了两本书,临习了一边《曹全碑》,每天指导市群艺馆公益书法班学员完成作业,尽管稍微紧张了一些,也算是充实。

从朋友们寄给我的邮件中又翻出一件今年年初南阳杜全山先生寄给我的信卡,竟然还没有拆封,拆开后发现是有关医圣张仲景的四枚明信片,辜负了杜老师的一片好意了。在今年的1月5日,南阳陨石邮局启用了一枚纪念戳,可惜没有销邮资,使用了“仲景路”邮戳销资。南阳陨石邮局成立于2019年5月18日,在南阳王府山唐王府博物馆,也是河南省陨石科普基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这家主题邮局。

这里要说的,是医圣张仲景。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南阳邮政2004年就发行了以张仲景塑像为邮资图的普通邮资信封。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张仲景普资封(南阳)与郭守敬普资封(邢台)相继发行,两枚封的编号分别是PF127和PF126。看2022奶奶的邮票发行计划,张仲景要发行邮票,也将纳入到中华古代名人系列,也就是与关公、诸葛亮、包公、玄奘、张骞、屈原、鲁班、华佗等古代名人相同规格,两枚邮票,一枚小型张形成系列。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被尊为医圣,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同情饱受疾病困扰的百姓,为行医游历各地,专攻伤寒病症,历经几十年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成为后世从医者必备的经典医书。尽管张仲景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很大,但他的本职工作竟然是东汉朝廷的官员。在东汉建安年间官至长沙郡太守,管辖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

张仲景在处理政务的同时,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决病痛,因为在古代有官不能随便入民宅的规定,于是张太守想了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只有患病的百姓能进来,太守端坐大堂上,只为病人看病,于是在医界留下了“坐堂”的专用名词。时至今日在药店中看病的医生被称作“坐堂医生”,就升级为了纪念张仲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还发明了“饺子”,原本是医治冻伤的一味药食,流传着流传着竟然成为了北方人们喜欢的一道美食,这也许是张太守所没有想到的吧。

随杜老师信卡中寄来的四枚明信片,就是反映了医圣的从医经理,其一是万事医宗,其二为著名的传世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其三为太守坐堂诊病,其四为研制祛寒饺耳汤,就是被后世称作“饺子”的美食。可以想象一下将要发行的《张仲景》邮票上的内容,会不会有“坐堂”和“饺耳汤”呢?小型张会不会是“万世医圣”?拭目以待吧。

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千古留名的人物,都在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留下光辉的业绩,值得后世的人们永远记住他们。有意思的是那些被赋予古代科学家名号的名人们,至今被人们记住的,都不是他们的本行。这些人很多都是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一方大员,统兵将军。但他们却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绩造福民众,成为名垂青史响当当的人物。

南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第一次知道南阳不是从医圣这里知道的,而是刘禹锡那首著名的《陋室铭》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的说法,《出师表》中也有“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记录,于是也就记住了南阳。后来在听评书《隋唐演义》的时候,有南阳侯伍云召和伍天锡兄弟,都是隋唐英雄谱上的大英雄。南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丞相在宛城一战,折了自己的长子曹休,侄子曹安民,还有大将典韦。这宛城就是现在的南阳是宛城区。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息,如今能被后人记住的,依旧是那些为了黎民百姓着想的人们,就像南阳的张仲景。人们早已忘记曾经的长沙太守,被人们记住的是医圣,是《伤寒杂病论》,是饺子,是坐堂。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南阳有个张仲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