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延陵邮学会《延陵邮学》集邮邮政历史邮识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187)《延陵邮学》新刊
2022年的春天是个多事的春天,所谓多事主要是指新冠疫情,新的变种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更多出现的是无症状感染者,看来加强自身的防护很重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负责。今日在一些论坛和推文中,竟然刮起了一种“全体免疫”“新冠肺炎就是流行性感冒”的邪风,不能不引起注意。这与我国的整体防控措施是背道而驰的,也不排除有敌对势力的渗透,企图干扰我们的防控大局。
正是由于今年春季的这波疫情,严重影响了国内很多城市的正常生活,也直接影响了集邮活动的正常进行。由延陵邮学会编辑的会刊《延陵邮学》2021年第4期在今年2月下旬就印刷完成,只是因为常州不幸中招,被迫全城封控,也就影响了会刊的邮寄。4月6日收到了须常鹰先生寄给我的《延陵邮学》新刊,4月2日从常州寄出,邮程不算太慢。
很早就知道延陵邮学会,只是觉得自己的邮识不够,一直未敢加入其中。偶然的到了几本《延陵邮学》,读到刊登的文章,很是受用,再加上很多朋友的推荐,于是在2019年加入了延陵邮学会,近些年也就能连续阅读这本杂志了。读过会刊之后,才觉得如果能早点加入这个注重邮政历史、兼顾邮政邮品的集邮组织,自己的邮识会提高的更快。
平时不仅是阅读会刊,在延陵邮学会的微信群中也能了解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总的感觉南方的集邮组织要比北方活跃,对邮品研究的面要宽泛,比如对侨批、民信局的研究,南方的邮友要活跃很多。也可能是地域的原因吧,北方更偏重一些传统范畴的集邮研究。其实不论是那里,只要能把自己确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搞明白,弄清楚,也一样的出成绩。比如像本省的柯愈劲、唐秋涛、王佩明几位,在各自的集邮领域中成就很大。
通过这些年的集邮经历,认识到集邮者一定要有自己的的收集和研究范围,不可贪多,因为每一种集邮类别的背后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想起政治经济学中的术语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一点都不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