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家有喜事

(2021-12-17 18:48:11)
标签:

姚家有喜事

实寄封

集邮

公道镇

孙少颖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072)姚家有喜事 

进入了12月份,总觉得有点事儿,并且是好事儿,但是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直到昨天,收到了姚兄寄给我的实寄封,这才想起来,原来好事就是姚兄的公子大婚。收到实寄封,这才想起答应寄给姚公子伉俪的贺喜封还没有寄出,现在再寄也失去原有的意义了,赶紧通过微信给姚兄赔罪,过两天等静下来书写一幅作品相赠,算是迟到的祝福吧。

很荣幸通过集邮认识姚兄,屈指算来快十年了,那时候姚兄还在公道镇当父母官儿,就身兼公道镇集邮协会会长、《公道集邮》编辑部主编,可见其对集邮的迷到了何种程度。第一次见到姚兄是在高邮,一个深秋时节,与花城村许明川书记在高邮第六届邮文化节上见到,与许书记在一起的还有一位身材微胖,有些谢顶,年纪四十余岁的人,见面许书记就给我介绍:“这是公道镇姚书记”,从此我的邮友联络图中又多了一个公道镇的姚书记。

当时对公道镇和姚书记并没有觉得陌生,大概是因为集邮的缘故吧。后在私下问过许明川,这才知道姚书记的官儿比许书记的官儿大,惊讶的我一吐舌头。从许明川那儿还得知了姚书记集邮的时间很早了,不过一直没有加入集邮组织,属于“集邮单干户”这些名词也就许明川能造的出。从高邮返程,约上几位朋友一起去许明川的“集邮人家”“打劫”,半路上却让姚书记把我们一行人“打劫”了,原来去花城村要经过公道镇。

人家诸葛孔明在西城备下羊羔美酒犒赏司马仲达的三军,这姚书记不问青红皂白将一行人“堵”在公道镇,清茶一杯畅叙邮情,每人还获赠了一份刚刚出刊,还带着墨香的《公道集邮》的创刊号,很符合集邮人的做派,一杯清茶、一张报纸、邮情浓浓,满屋欢笑,来自安徽、重庆、上海、江苏、河北的众邮友其乐融融,顺便结识了一位当地的父母官儿,不虚此行了。

此后的很多年,只要是国内重大的集邮活动,或者是文献集邮研究会有活动,总能见到姚兄的身影,我也能如期收到姚兄主编的《公道集邮》,不但阅读,还应邀为这份邮刊撰稿。忽然有一天,发现姚兄经常联络的地址变了,赶紧打电话问询,原来姚兄从公道镇右迁到了扬州市邗江区粮食局,角色变了,管辖的范围却更广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这两年姚兄肩上的担子不但没有减少,又加上了一个邗江区发改委主任,这算不算能者多劳呢?

尽管姚兄在事业上顺风顺水,集邮的爱好可没有落下。文献集邮研究会将会刊寄发的任务放到了扬州,姚兄、许明川、郭服勤等扬州的师友们不辞辛劳为会员服务,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姚兄还从2016年开始,计划用12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一套生肖话邮丛书,郭老以百岁高龄为这套丛书题写了12幅书名,如今《丙申话邮》《丁酉话邮》《戊戌话邮》《己亥话邮》《庚子话邮》已经出版,《辛丑话邮》已经编辑完成,下个月就能见到新书了,很期待的样子。

这个月姚兄家有喜事,公子大婚,媳妇进门,恭喜姚兄。虽然对小姚公子知之甚少,但有一位优秀的父亲,小姚也不会差到哪去。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小姚公子前途无量,只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人生最好的年纪,祝福小姚公子伉俪情深,携手白头。过期的信封就不寄了,因为在收到的信封上,有少颖老的题词祝福。孙老也是一位老邮电,也曾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写得一手的好字,能得到孙老的祝福,是一种福分。收藏一枚孙老题词的信封,我也沾沾福气。


姚家有喜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