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样的名著,不一样的阅读——评“悦读版文学名著”系

(2010-01-07 09:05:29)
标签:

教育

文学名著

班级

堂吉诃德

分类: 童书推介
一样的名著,不一样的阅读
   ——评“悦读版文学名著”系列
   文/阿康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阅读活动,目的是突破单册教材的局限,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打通课内外阅读的联系。作为一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很多教师在初期把整本书引入课堂开展班级读书会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操作,常常会问:班级读书会怎么开展?讨论话题怎么设计? 21世纪出版社正是基于目前教师的这种状况,从韩国引进了悦读版文学名著系列,力求通过悦读版文学名著这一新的形式带领教师开展好班级读书会,同时,也为小读者阅读名著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使阅读名著不再枯燥。
  这套丛书包括儿童文学名著《秘密花园》《爱丽丝奇境漫游记》《彼得.潘》《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10本。丛书以晃悠、闪亮、帕克托利亚、油炸肉饼、提伯、裤衩男孩六个外星球朋友来到地球旅游并为其他朋友解读文学名著为主线,通过“名著预览”、“名著阅读” 、“展开想象的翅膀”、“参考部分”四个板块,采取交互的方式,提高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对于教师教学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名著阅读”板块即名著的正文部分,“参考部分”是对“展开想象翅膀”板块中问题的解答参考,下面我重点介绍下“名著预览”、“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两个板块。
  在每本书的“名著预览”板块中,第一部分是“漫画解读”,漫画或与全书内容紧密相连,或与书中故事相映照,以小推大,诠释书的主题。第二部分是“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全书的内容,同时也把书的作者推到读者眼前,通过相关文字的介绍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第三部分是“一目了然”,采取了漫画方式,把书中人物一一列出,通过个人的自我表白,凸显人物的特点;并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的脉络,将整本书做一简要梳理。在这个板块中,还会对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并针对书的主题提出问题,引发小读者的思考。这样,经过“名著预览”板块是三个小环节的热身,小读者可以对全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方面引起兴趣进行思考,一方面会产生一种阅读期待。而从教师角度来看,本板块的设计恰好是班级读书会前期的预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对板块内容进行取舍或者加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班级读书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讨论交流,这是初期上班级读书会的老师最为棘手的事情,因为面对整本书的交流,拿传统的单对一篇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显然与班级读书会不相适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进而通过讨论明确个人主张,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在“展开想象的翅膀中”板块中会找到答案。这一板块是全书的亮点,是教师进行班级读书会可参考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板块的第一部分是“搭上想象的快车”。这一部分首先抛出的是最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是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动引擎,能调动起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如在《堂吉诃德》中提出问题:堂吉诃德的冒险是盲目的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提出问题:社会规定的标准总是正确的吗?《秘密花园》中提出问题:教育孩子的力量是什么呢?《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提出:为什么要和谐共处?等等,这些问题的切入,不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书的内容理解得或深或浅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的组织讨论使学生理解浅显的可以进一步深刻,理解深刻进一步升华。而围绕这个话题,在这个板块的概述中还用红色字体标出了一些段落,这些段落是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很好的一些节点,孩子通过对这些节点的思考、讨论进而形成自己的答案。这样看来,在抛出大问题的同时也不忘从节点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进而归纳、分析,使学生通过探究找到答案,这种阅读的策略正是班级读书会上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这个板块的第二部分是“思考的轨迹”。这部分实际是上一部分的延伸,这部分由“你是否注意到……”“你会怎么想……”“加点新思维……”“你的意见是……”“试着写一写……”“大家来分享……”各种延伸的练习组成。这些延伸的练习从思考人物的性格品质到对事件现象的看法,从想象创新到自我主张的表达,从写作练习到阅读分享,每个环节中问题设计到位,紧扣学生实际,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从话题讨论过渡到延伸练习,并通过延伸练习来拓展和深化学生对书的理解,这样班级读书会“阅读—讨论—延伸”的过程就基本形成了,教师如果能逐渐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相信在班级读书会的教学上会慢慢适应,因此,在利用这套书的时候,既可以“照葫芦画瓢”拿来使用,也可以结合书后的两个板块,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取舍整合设计,这样就不会再为班级读书会不知如何下手苦恼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不难发现其实班级读书会不是那样难,难的是我们如何摆脱传统语文重讲解少讨论的桎梏,尊重儿童本位,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相信通过这套书一方面让孩子能够轻松地阅读名著,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轻松地把名著引入到语文课堂,使师生能够轻松愉悦的徜徉书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