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单位的换算
2详细说明编辑
3制冷量下降的原因编辑
一、首先将每平方米需要的制冷量定为150瓦特;
如果顶层、西晒沾其中一条,按照每平方米200瓦特计算;
如果有西窗或者既顶层又西晒,每平方米至少250瓦特;
既有西窗而且又是顶层,每平方米至少300瓦特;
只能多不能少,否者定速机不停机或者变频机总以全速运转直至保护启动,但是调整不了房间空气温度;
计算好实际制冷量后,换算成为空调商品上的名义制冷量,如下计算:
用实际制冷量两次放大10%;
第一次放大10%是因为空调的标称值有国家标准允许的缩水,试想,要是哪天国家允许把八两到一斤都算合格的话,市面都是几两称?
再次放大是因为空调在正常使用中的制冷量缩水,空调使用中由于换热器表面正常结灰尘影响部分换热能力,提前予以估计更合适一些。
我国国家标准中空调型号中的数字就代表制冷量,单位是百瓦特,比如型号KFR-35GW就是3500W
KFR就是空调\分体\热(带制热的冷暖空调单冷不带R)的意思,GW就是挂机和外机
LW就是立柜式和外机
二、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就是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如何根据房间类型和面积来选择空调器制冷量?
空调匹数的概念主要是根据压缩机电机的输出功率而定的。1匹机的压缩机电机输出功率为735W,压缩机的效率一般是80%~85%。但是在选购空调时,用匹数来看是欠精确的,最好依据制冷量的多少来判定。一般来说,1匹机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大卡”与“瓦”的换算关系是1大卡=1.162W,所以换算成国际单位制1匹机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0W。以此类推,1.5匹机的制冷量为2000×1.5×1.16=3480W;2匹机的制冷量为2000×2×1.16=4640W。这样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与制冷量的关系。就目前中国的空调器市场而言:1匹机的制冷量大约为2500W;1.5匹机的制冷量为3200~3500W;2匹机的制冷量为4500~5000W。
空调器的大小与适用的房间面积的关系一般为:制冷时:150~250W/平方米;制热时:250~350W/平方米。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层次朝向、密封性能和居住人口等因素。比如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大制冷量
表1空调冷负荷估算表
场所 |
空调冷负荷(W/m2)/(kcal/m2h) |
普通房间 |
115-145/100-125 |
客厅 |
145-175/125-150 |
小办公室 |
145/125 |
一般办公室 |
175/150 |
理发厅 |
220-340/190-300 |
图书馆、博物馆 |
145-185/125-150 |
服装店、珠宝店 |
160-205/140-175 |
百货商店 |
175-340/150-190 |
银行营业厅 |
160-200/140-170 |
会议室、餐厅 |
340-450/300-390 |
小餐馆 |
160-340/140-190 |
影剧院(每人) |
300/260 |
表2 空调冷量与使用面积速查表
空调器冷量(W) |
2000-3500 |
4800-6500 |
7300 |
8300 |
9300 |
居住面积(m2) |
15-25 |
15-25 |
30-45 |
60-70 |
65-85 |
计算机房面积(m2) |
15-20 |
15-20 |
30-40 |
45-50 |
50-60 |
旅馆客房面积(m2) |
15-25 |
15-25 |
30-45 |
45-50 |
50-65 |
餐厅面积(m2) |
10-15 |
10-15 |
25-30 |
30-35 |
35-40 |
商场面积(m2) |
20-25 |
20-25 |
30-40 |
40-45 |
45-50 |
办公室面积(m2) |
15-20 |
30-40 |
35-45 |
45-50 |
50-60 |
表3房间负冷荷及送风量表
房间类型 |
空调冷负荷(W/m2) |
送风量(m3/hm2) |
办公楼外部区 |
|
|
25%玻璃窗 |
94 |
18-32 |
50%玻璃窗 |
132 |
18-32 |
100%玻璃窗 |
150 |
18-32 |
办公楼内部区 |
85 |
15-18 |
会议室 |
150-190 |
32-36 |
计算机房 |
190-380 |
36-72 |
旅馆房间(单人) |
每间1700 |
14-18 |
旅馆房间(双人) |
每间2600 |
14-18 |
公用室 |
115-190 |
27-46 |
小酒吧 |
150-190 |
36 |
餐厅 |
150-265 |
46-64 |
|
或每人700 |
46-64 |
百货大楼地下室 |
130-190 |
27-36 |
一层 |
130-190 |
27-36 |
二层以上 |
95-130 |
27-36 |
商店 |
150 |
27-36 |
银行大厅 |
130-175 |
27-36 |
剧场和会场 |
每人180 |
每人0.35 |
公寓和套间 |
75-95 |
10-14 |
一般住宅 |
75-95 |
10-14 |
比如一匹机的制冷量为2500w,制热量为2800W,但是制热的时候满足的面积反而比制冷时要小?为什么呢?然后 据设计手册房间单位面积需要的制冷量为150W/每平方米,需要的制热量为70W/每平方米?为什么?这个题目好难啊,有 高手可以讲清楚D啊~~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可是并未答到点子上。尤其这句话是非常错误的----“ 此空调制冷的效率要比制热的效率高得多”。本问题首先和这个效率没有关系,另外,这个效率对于同一台空调(不考虑辅助 热),是制热时效率更高。
空调制热时,将热量(比方一秒钟2000J)从外界低温处移到室内,输入的电功同时也转变为热量(比方每秒1000J)留在室内(假定绝热良好)。制冷时,将低温处(室内)的热量(2000J)移至室外,电功转化而来的热量(1000J)同时被排出至室外。空调实际上就是一台热量搬运工,对于同一台空调消耗相同电功率(1000W)的时候能够搬运的热量功率是相同的(都是2000W)。但搬出去的时候,室内每秒只减少了2000J。搬进来的时候,室内每秒增 了3000J(还要 上电功转化来的1000J)。 此是制热时效率更高。
但这一说法似乎与我们的直观感受明显不同,这正是楼主的疑惑之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夏季时一般室内最高温度也就在30度或稍高一点,当室内温度降到二十六七度时,我们就会感觉很凉爽了, 此只需要降低 度最多十度左右就可以了。冬季的时候室内温度很可能在零度左右,甚至更低,不会太高,大部分人在零度以上不会使用空调,这是 把室内温度就算升到10度,仍然会觉得比较冷,可见制热时要想得到舒适温度(20度附近),需要提供更多的热量。正 如此,较大功率的空调一般都提供辅助 热(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较经济的条件下兼顾到冬季和夏季, 用更大功率的空调固然冬季够用,但夏季就太多余了),而一匹空调很少有这个功能。
“然后 据设计手册房间单位面积需要的制冷量为150W/每平方米,需要的制热量为70W/每平方米”这一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很可能是以讹 讹。“制热的时候满足的面积反而比制冷时要小”这一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