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2018-07-02 09:59:22)
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
宋元时代“老师”是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可是,近年来,“老师”一词成了对一些无法称呼的人或职业的称呼;如:各类演员,一些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保险、各行各业的所谓名人,传销,装神弄鬼的大仙,足浴,保健品销售,某行业工作者、九流三教等等,都以“老师”为称,一时,街头巷尾,电视荧屏上述人员互相“老师”道来,真可谓“顶芭斗进庙门,冒充大头鬼”。
古人关于对“老师”之称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这让我想起就是文革中,“老师”之称也没有当下如此泛滥;那时,我和父亲下派至农村办学,父亲虽然是所谓“臭老九”,但乡镇上淳朴的人们对父亲和学校的老师都是很尊重的,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的人能随便自称为“老师”,在老百姓的眼里只有那些真正有文化,拿着书本,站在讲台上教学生的人才是老师,于是,走在路上,行人恭谦敬畏地,发自内心地叫声:“老师好”!就连在那小澡堂里去洗澡,跑堂的专门把父亲和老师们的衣服挂起来,等洗好上来,茶已给老师们泡好……
现在“老师”的称呼比那时的外延要大,除可以称为“老师”的外,生活中“老师”比比皆是,而对真正的老师人们并非如从前那样了,除了少数自毁身誉的、不能以“老师”的品格要求自己的外,其主要原因只能说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了。
我想;有些“专家”“工作者”“师傅”们还是对号入座吧,如果你们都自栩为“老师”,除了亵渎外,只能让人感到恶心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