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魂牵“七月半”

(2009-09-03 12:42:43)
标签:

杂谈

                               魂牵“七月半”

         魂牵“七月半”

 

    天高难阻相思愿,地厚怎断儿女情。今日父母再祭女,绵绵思绪永无终。

    笑笑:今天是农历“七月半”,你生前知道,爸爸过去从来是不过问这样的一些所谓的节日的,因为你、因为为了寄托我们对你的无限思念,现在我们对每一个这样的节日都特别关注,我们知道,我们是无可奈何。。。。。。。。

   生前,我曾经教给了你很多各方面的知识,唯独没有告诉你过“七月半”的历史和来由,现在,你仍然和你过去一样,坐我的对面,望着我,听爸爸讲那“七月半”的故事。

  “七月半”这一天是阴间最大的节日,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魂牵“七月半”

 

    实际上根据我对史书的了解,“七月半”应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史书又载,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一些场所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食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古代又称“七月半”为“中元节”)

    由此可见,“七月半”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亲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这一天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都赋予了“七月半”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女儿啊,你可知?今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有着说不出来的百般,甚至我们盼望这个节日毫不留情地向我们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迫切,从很多很多的不舍到坦然。你的离去让我们不知所措,是那么的突然,你没有留下纸字片语,你带走的是遗憾,而留给我们的是无边的痛苦和永远无法磨平内疚与伤痛,你的离去让我们的心不再安静,日夜难眠,你的身影与你的面容时刻闪烁在我们的脑海和梦中,想到你泪水每到此刻已不能自我,你在的时候我在你面前是一座大山,现在我才知道你的离开让我如此的脆弱......

   今天,我和妈妈象过节一样,来到你的墓地,给你烧纸钱送祝福,捧雏菊寄哀思:“笑笑:我们的好女儿!爸爸、妈妈永远的怀念着你,今天,直至我们的最后,我们之间的父女情、母女情会和你在我们身边一样向前延伸,我们不会愧对已经永远离去的你,你一个人好好的在那里等着我们,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你相见。。。。。。

笑笑:在今天这个节日里爸爸送你《江城子》一首,已抒我之相思之情:

           瞬间父女隔阴阳,女已亡,父魂伤。

          日夜思念,泪水洗面庞。

          纵使轻抚亦觉痛,伤满身,血浸裳。

          梦中相见起彷徨,空捶床,泪千行 。

          万唤不回,心中感冰凉 。

          昨日欢颜今何在?咽声哑,痛断肠 。

          

          魂牵“七月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