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法苑
教育法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914
  • 关注人气:2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镇西: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2018-09-06 09:25:46)
标签:

李镇西

职业认同

儿童视角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李镇西校长和建兰老师聊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儿童视角
原创: 杭州市建兰中学


8月22日,我校有幸邀请到全国著名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为全体师生作师德培训。

许多老师认识李镇西老师是从他一部部作品开始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师》……

而李老师有着独特的自我介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EfnzaDAYnH1VFdaBFBLjvLcMC8NCpFHa5W8fRvQCM0MDmMg1zTk4Vg/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KiaCg9N1jdhNzuSODialeeILmAy4HcDibaE0lic1ndTf6nS0l8UoubceZw/640?wx_fmt=png

李镇西

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一位深深地爱着学生,因而也被学生真诚爱戴的老师。

从教三十六年来,从他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的善良、正直、勤劳的公民。

他的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BeDXG7Lu7XHSDVXLdFDpPr7Ly2oys59IONjyokSqgoWWYPhwnWribIQ/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uA8dVgADM4Jmg6vnbIf5M2ibhBYWx8klDme4W2EzJltBxzRia7FmiaYlg/640?wx_fmt=jpeg

李镇西校长风趣幽默,从“职业认同”和“儿童视角”两个方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为建兰老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李镇西老师认为,职业认同是解决“我愿意做教师”的问题;“儿童视角”是理念,即“我用怎样的理念做教师”。


职业认同


李老师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选择教育就是买了一份套餐。套餐意味着你需要的也要,不需要的也要。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里面可能包含的所有快乐与委屈。

  • 职业认同的内涵

李老师用四个案例,生动地诠释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对教师的具体内涵。

1.把难题当课题,感受教研的成就感

遇到班上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难的孩子,李镇西老师有三句经典的话:

每个特殊儿童都是教育资源

每次突发事件都是教育契机

每个教育难题都是科研课题

将每一次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真心地关心每一个孩子,这样会让教师与孩子共同成长。李老师说:“教育的良知体现在教师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李老师掷地有声的话语,对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深有启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AAACd0ia2359SSKsEgTluW2qFrO3pePfK8YeMiavTLeC37ngNEic2MgYg/640?wx_fmt=jpeg

2.如何让一个喜欢抱怨的老师产生职业认同感?

李镇西老师面对喜欢抱怨工作的老师,告诉他们三句话:

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

埋怨一万句,第二天还得面对,何苦呢?

不要老觉得自己最不幸,不要老觉得自己遇到的最不公平。放眼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更多的人比我们更苦更累。

李镇西老师认为,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尊严有待捍卫,教育环境有待改善,教育体制有待革新等等这一切都不是教师怨天尤人的理由。如果教师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职业,没有人会尊重教师,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幸福感晒出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M1KI7lBcqPV822pXWUq5KIkmgFhJ8UwoPZHaT68TLg7NnRCpDZofhQ/640?wx_fmt=jpeg

3.教育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没关系

    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汪敏,在李老师的影响下,离开北京,在丽江兢兢业业奉献教育二十余年。对教师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职业认同,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感到真诚的欣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把追求分数当作自己的最终教育目标,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坦坦然然过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

李老师与这个学生师生一场,成了父女亲人。李老师写的文章《孩子热爱的汪敏老师》,许多汪敏老师教过的学生都留言表达对汪老师的热爱与感谢。李老师说:“如果每个学生都以遇到我们感到幸运,那我们就无比幸运。”

4.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童话的创作者

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故事诠释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意义。李老师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他的历届学生、学生家长、学生的孩子以及许多社会人士,从世界各地赶来,济济一堂听李老师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李老师说:“教育就是浪漫,就是温馨,就是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童话的创作者。这样做教师,就会有高度的职业认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rriayhn51vnZv8BtVMopQCAytJG7ZkFWzXcnicNuBJicguibR5zg1WmezQ/640?wx_fmt=jpeg


  • 产生“职业认同感”后的“自我培养”

有了“职业认同”必然会走向“自我培养”,如何自我培养,李老师以他自己“4+1”专业成长模式(四个不停:不停实践、不停思考、不停阅读、不停写作+一片爱心:爱教育、爱孩子)提出了教师“自我培养”的三大法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

李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为在场的老师推荐了阅读的方向和书目。

李镇西老师眼中的好老师——

什么叫“好老师”?

课上得好

班带得好

分考得好

会转化后进生

什么叫名师?

在上面“三好一会”的基础上,能说,会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dBibRzSNiazVDV6O0OZWs2E3eA6H1evymxJFrm2yaWEysia43hia5GnDOw/640?wx_fmt=jpeg

儿童视角


何为“儿童视角”?李镇西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来诠释他对“儿童视角”的理解:“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儿童视角”是李镇西老师教育生涯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李老师用大量的图片和学生的故事,诠释儿童视角的具体表现与内涵。

  • 校园设计:一切为儿童而存在

校园的雕塑:将苏霍姆林斯基雕塑成给孩子讲故事的情景将陶行知与学生谈心的故事用雕塑再现

校园中的树可以让孩子爬

教学楼旁设计滑梯、爬梯

教室窗边安放小木梯

让学生写学校的校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yjmW5YhvmMDlL3V2yicDVsgQhb0l5UQwYrtJls8DGoHpibT3NHS26Dfw/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JJYIOKFlHolBYFI4nXp6czBLibiblmlKEypCqPsXx3PbquqUN4LOKl4g/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gKXrr1cnyYiaI7E245WD38ZJ6lo4ibR7a6mIRV54phonef3UjTgF4ozw/640?wx_fmt=jpeg

  • 儿童视角的具体内涵

李镇西老师在大量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育经典理论,提炼出“儿童视角”的具体内涵与在场老师们分享。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极具实践的操作性,对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大有裨益。

1.喜欢和孩子一块儿玩

李镇西老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与孩子们在一起同欢乐共忧患的亲昵感是教育者创造性劳动中的一大幸福”的话语,提出教师的“儿童视角”首先是喜欢和孩子们一块玩。

2.和孩子保持共同的兴趣

李老师认为,和孩子的共同兴趣、喜好和追求,是教师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

3.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

    李镇西老师用了两个具体案例,让在场老师明白“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他以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和校长的身份道出,每一个学校的比赛,都“请尊重每一个孩子”,

“比一二三等奖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纯真的上进心和不可伤害的尊严感”。

4.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未来

   李镇西老师用四个不同特点的孩子的真实案例,让老师们体会到面对优秀的、有缺陷的、调皮的等不同特点的孩子,若真正做到真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与未来,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在丰富的案例中,李镇西老师总结出五点转化后进生的办法:

第一,相信孩子,点燃上进欲望。面对后进生,我们一定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都藏着想做好人的愿望。

第二,班级温暖。我们要善于借用同学的正面评价来肯定孩子。

第三,集体帮助,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贬褒化为集体舆论。

第四,维护尊严,尊重每一个孩子。

第五,建立信任,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当孩子会跟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走向成功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bEwvUNMLsaruTkgCH5p7XyA8bCBLDtdfbyPp7l1iayZzdo6QKE17p6A/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VUSDlbyHYbbEpCW5RqUJtk9zErTDec5Xib1miaicWUprbjria1Zo1uB8VA/640?wx_fmt=jpeg


从“我愿意做老师”的职业认同,到“我用什么样的理念做教师”的儿童视角,李校长娓娓道来,让老师深感三个小时的时间恍如一瞬。李老师讲述的每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更加明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故事,教师的职业认同必然走向“自我培养”,教育的儿童视角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卓越的自己。 

李镇西老师最后真挚地为全场老师送上一段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也是他希望每个在座教师谨记于心的话语: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李镇西老师的精彩讲座,赢得了老师们高度的评价与赞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DiaKiawvStQ3evND7wmcoz9YqwwvnskPOHsnq26m9PnbooQXYTPiakre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ysBJu39yku6kJMmTx9Swnn6uuFtCs4tpqVPhwgnicqoXicD4240NibWpA/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yNaJN7BuOwgE1l95WEalST2uAR3TfHZATRevld1IQJSiaia1MPHaL5f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JHnCBfwibQiboaXlhNhtF6wdUWjl11EMf6LM8aUtLmE2xiciaO1n0jyc7MhmTIYhJjl9tJs1fm6nW9vr8icbKiauMibQ/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