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修学旅行给中国的借鉴 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2017-05-12 10:28:56)
标签:

日本

修学旅行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日本修学旅行给中国的借鉴 <wbr>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营未来 2016-09-26 08:57:44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e94b8a37498043d694657fe75e809adf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TITLE="日本修学旅行给中国的借鉴 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营地教育作为弥补当今中国“填鸭”式应试教育的“利器”,有其存在的理由。

  营地教育,包括游学、夏冬营、阅历课、社会实践课等,这几年也在中国迅速发展,其本质就是让孩子走出四方形的教室,走向广阔的社会,在蓝天白云,大自然中,通过设计好的体验式活动,让孩子们去互动、体验、反思和成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7178ba0b1db74381b80436f345903a31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但营地教育在中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天生的痼疾,最典型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如何在敏感的状态下保证孩子的安全。营地教育的一个教育目标是“让孩子突破舒适区,在自我发展区完成人格的重塑和能力的增长”。如何把握好“风险与安全”的关系?

  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营地教育需要学习。今天,我们编发全球营地教育(日本叫修学旅行)最深入和广泛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希望对中国营地教育发展有正面的借鉴意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77ef18891f284a57a15391364e36b4a5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日本修学旅行概况

  日本修学旅行是以单独的学校、班级为单位各自施行。日本修学旅行主要在小、初、高中的最后学年举行,但是近年来由于毕业负担增大,许多学校将修学旅行提前到2年级举行。日本的修学旅行的目的地和内容依据年龄不同而倾向有别。

  小学生的修学旅行,主要在附近的观光旅游地进行。例如关东以南地区的话,多数在日光、那须、箱根、伊豆以及信州等地;关东以北一般会在东京和神奈川等地举行关西地区则多去奈良、京都、大阪、伊势志摩等地。主要活动包括观光名胜景点、集体泡温泉等,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人格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a59843dee33e4e55964ba6c15f9365b2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到了中学,则倾向于去陌生地区旅行,例如东北地方的去首都圈、首都圈的去关西近畿地区、关西的又去首都圈。参观地点包括国会议事堂、东京塔、日本银行总部、东京证券交易所等代表性景点。主要目的是体验和实践课本中的知识,提高能力。

  到了高中,则更倾向于把参观地点定位在自然体验或了解战争的悲惨历史,修学旅行常去的有冲绳、广岛、长崎等。日本初高中常去的地方还包括电视台、报社、政府机构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毕业后可能去的工作场所。此外,九州、四国等基本不下雪的地方,修学旅行还可能去体验滑雪。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c567653dd40744189a45f09bb68cb5b9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如何管理?

  虽然中国教育部明文规定,鼓励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并把研学旅行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没有系统的组织计划和制度保障,很多学校不敢贸然组织学生研学旅行。

  日本在这方面有何借鉴的措施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891eb5a8cd9840779d09692a3e130060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日本“修学旅行”是二战后开始兴起的,后来发展得很普遍,写入了日本国民教育大纲,纳入了学校教育法。日本规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必须完成在本国的修学旅行活动,已经被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范围中。日本政府部门对研学旅游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年各地教委出台本年度修学旅行的实施细则,具体包括实施旅行的学年、旅行天数、行程长短、所需费用以及随行教师的人数等,辖区内的中小学校遵照执行。

  经费哪里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e2581c64351042e1ade1bd31683c3c54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经费支出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日本的修学旅行一定要在外住宿,全体学生都要参加,费用不高,贫困家庭的学生由学校提供补助,实际上是从教育经费出。

  日本政府明文规定,公立小学、初中的修学旅行费用的补助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且数额比重逐年增长。国家财政支持减轻了参加修学旅行活动学生的家庭负担,让普通家庭能够负担起学生的修学旅行费用支出,为日本的修学旅行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推动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ccf0097e34d44522b142a64a93d9889f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这是“重中之重”。

  安全问题可能是学校考虑是否开展研学旅行最重要的因素了。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出于安全考虑,别说研学旅行,就是春游、秋游、体育课都取消。

  在日本,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的修学旅行,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被取消,但又很快恢复。1988年发生南翔火车事故,一学校死伤30多名学生。一时间,国内右翼分子鼓噪,修学旅行受到重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6/114e21fcc119464081bac61b868784cd_th.jpg行得安全,学有收获" />

  目前在日本,关于修学旅行的存废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部分高中取消修学旅行,其理由是现代社会,旅游已不困难,学校没有必要在授课之外,再组织学生跑到外地乃至外国“修学旅游”。但呼吁维持这个制度的意见仍占多数。这种意见认为,年轻人在人生感受性最强的中学时代,与同学一起度过数日,这不但可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还能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百余年来,日本的修学旅行的形式和内容随时代变化而变迁,但追求“安全性、教育性和经济性”的本质不变。

  许多成长起来的日本孩子承认,“修学旅行”是其学校生活中最深刻或者快乐的记忆。而修学旅行能够在日本学校成为普遍现象,日本街头的一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都为出外的孩子投了高额的意外险,一旦出现意外事件,由保险公司赔付,学校不用承担责任。这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接触了学校管理者头上的“紧箍咒”,让学校敢于组织。

  中国营地教育要健康发展,借鉴日本的经验,最根本的还是政府要出台系统的组织计划以及制度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