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死亡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如何管控校园风险?
标签:
校园死亡事件风险管控教育 |
分类: 好文转载 |
新华社成都 4月4日 专 电(记者 吕庆福 谢佼)他刚刚步入人生的花季,本应该如骄阳初升,如乳燕出谷。然而在4月1日,他却变作一具冰冷的尸体,浑身青紫。这样的图片视频,伴随着他母亲凄厉的嚎哭,瞬间传遍了网络。四川泸县校园死亡事件,打破了泸县这个四川边远小县的寂静,一下子把它推到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
去年,教育部公布了联合其他八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然而,校园霸凌事件依然层出不穷,严重程度远超乎我们是我想象,学校安全管控问题依旧错综复杂的存在着,包括致使校园人员死亡、财产损失、形象受损等一切因素。特别是校园突发事件,即在校园内或者学生活动路线上突然发生,可能对学生、学校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种事件集合。关乎校园风险的管控,我们该做些什么?
措施一:识别、预防、处置多层次衔接
首先,学校要尽早识别校园风险,在此基础上消除风险隐患;其次,如果风险不能不能排除,则全面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再次,做好已发生事件的处置,尽量消除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
措施二:强化师生培训,增强应急能力
学校开展日常安全宣传,发布各类安全指南,提示各类救助渠道。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现场模拟、预案演练等方式,培养、检验、提高是生的紧急自救与互救能力。通过危机案例,开展危机事件事后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措施三:开展心理干预,促进个体恢复
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平时定期全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辅导和培训。在危机事件中,要对当事人及其周围受影响的人进行心
理疏导,促使事件更好地解决。危机事件过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或单独的心理恢复干预。
措施四:加强社会合作,提高管理能力
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守望互助,消除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同时争取警方在安全问题上给予更多协助。通过家长、社区与警方的支持。
措施五:公关关系的应用
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重视公共关系的管理,加强教委与学校、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教师等多组主体关系间的风险沟通。一是要营造双方信任的沟通基础,风险沟通中信任的建立有助于双方的互动和共识的达成;二是双向对等沟通,风险沟通的双方要通过对等的平台或渠道,以双向互动的形式共享风险信息。通过风险沟通,学校可寻求和培养风险管理的合作群体,以促进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总而言之,校园风险的识别要全面,危机管理的开展要科学,而校园危机管理是否真正切合实际,是否行之有效,则依赖于“政府保障、学校实施、学生配合、社会支持”四位一体的架构。
参考文章:《全面识别校园风险科学开展危机管理》(作者:唐钧 张益峰 陆美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