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STEAM课 不玩“虚”的
标签:
steam课加拿大教育 |
分类: 好文转载 |
2017-03-20 12:16:23
核心提示:近期,北京教育学院组织了一批教师参加了“STEAM课程”高级研修班,远赴加拿大与当地中小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学习期间,老师们学到了很多新奇而独特的教学理念。本期,让我们对话其中一位老师,听听她在观摩加拿大小学STEAM课程后的感悟和反思。
真实性
■课程案例
在一节主题为“民居建筑设计”的中学视觉艺术课中,每位学生要根据老师所给的不同顾客需求来完成民居的设计任务。老师会提前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主要的设计原理,然后让同学们按照客户对地理和环境的不同要求进行自主设计。
学生们分配到的客户需求五花八门:有的客户要求七月份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0到15℃,冬天白天日照时间为6.5小时,夏天日照时间每天20小时;还有一些顾客提出了材料和节约能源的具体要求。对此,学生们通常会先打一个设计草稿,再修改设计图纸,变成建筑模型,进行展示交流,最后再把建筑模型转化为透视图。
■老师感悟
我曾一度怀疑这些客户的需求是教师虚拟的,于是在课后询问当地老师课上所说的那些顾客需求是否真实存在,而不是老师为了教学特意设计的。结果老师很肯定地说,那些需求都是老师们在课前与当地居民交流所收集到的客户需求。此外,老师还介绍,他们的课程一般都会和当地社区的活动相结合、和真实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作为一名有着22年教龄的数学教师,我总是在教学当中反思自己和学生们的课堂实践,我也曾尝试着引导学生们用数学去解决现实问题,但有时候还是免不了用一些虚拟的案例,比如“水池进水和出水问题”。
在观摩了这一节课后,我认为加拿大的STEAM课程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也是综合的,不是单一学科和几个知识点能够解决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当中往往融入了跨学科的知识、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让学生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和载体,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
■课程案例
在一节加拿大小学二年级的课堂当中,学生们的学习主题是“研究动物”。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已经带领学生们参观了动物园。在课堂上,老师先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参观之后所制作和绘画的小报,随后组织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老师会问学生“关于动物你知道什么?关于动物你想知道什么?”
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则更富有想象力,一个学生问:“海狮和狮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另一名学生则问:
■老师感悟
我十分惊讶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也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加拿大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和目的十分明确:通过观察现象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具有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之外,加拿大的老师还重注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即使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显得松散而没有效率,但孩子们的参与性非常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们既有体验又有思考,既收获了知识,又收获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温玉清(北京市文汇中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