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校园欺凌要有专门制度设计

(2016-12-29 14:39:40)
标签:

校园欺凌

专门制度设计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2016年12月29日 09:43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华蓉

  最近大家非常关注校园欺凌的问题,其实这种现象存在已久。校园欺凌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折射的是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也是孩子们面临的一种人际冲突。成人在面临很多人际冲突时还经常处理不好,孩子要处理好就更难。所以我们必须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支撑。

  我调查过一个班级,这是一所通常意义上的好学校里面的好班级。这个班的家长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班级里,也常常会看到恶作剧、玩笑打闹、打架、相互伤害,这样的事情如果往前发展可能就变成蓄意的欺凌和严重伤害。但是班主任能发现问题,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所以没有出大问题。

  我认为班主任特别重要。有所学校的某个班级,尽管全班有40多个孩子,但是班主任基本能够发现每个孩子的问题、面临的困境。最近校园欺凌成为热点,这位班主任在班会上给学生讲怎样对待同学,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等。这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班主任,因为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在大班额相当普遍、教师的工作任务又很繁重的情况下,大部分班主任没有精力去做这些工作。

  我们今天讲应对之策,首先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是欺凌,不要扩大化,把孩子的恶作剧、开玩笑都说成是欺凌。

  其次,从家长角度看,一方面,常常会遇到实施欺凌的孩子的家长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错误。欺凌者的家长怎样看待自己孩子的问题,决定了他们怎样帮助孩子。一个总是袒护孩子的家长,不可能让实施欺凌的孩子走出欺凌。另一方面,被欺凌孩子的家长怎样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即便有的事没有严重到欺凌的程度,但在孩子心灵上的印记是非常深的,家长是否能够发现细节,怎样让孩子愿意告诉你、你又能够帮助到他。

  从学校层面讲,有的学校不愿承认自己学校存在欺凌现象,不能正视这个问题。而一旦发生欺凌现象,在耐心教育的同时,能不能进行惩戒和批评,也必须给学校提供政策支撑。因此,应对校园欺凌,不仅要帮助学生,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惩治权。

  此外,还需要建立修复机制,欺凌事件发生后,是否有修复机制去修复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修复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修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如果被欺负的孩子在这个学校呆不下去必须得转学,只能说明这个学校的教育失败了,它没有一个有效的修复机制。

  在教师方面,首先,老师有没有能力去发现孩子中存在的欺凌、被欺凌的问题?相当多的老师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教师培训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少,甚至是空白,谁来帮助他们?其次,光指望教师也不行。到了乡镇,类似于黑社会的人控制校内孩子的现象比较多,老师能不能发现问题?老师发现了但没有办法解决。应对欺凌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

  政策支持问题也需要解决。教育主管部门颁发了关于防止欺凌的文件和通知,但是区域教育部门能把文件细化到能够给学校、校长、老师和孩子家长提供支持的还非常少。能够教给老师们怎么判断欺凌、怎么帮助学生走出欺凌的培训就更少。

  我们对校园欺凌要有足够的认识,这个事看起来不是特别大的事,和国家大事好像隔得很远,但是,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社会的暴戾之气会越来越严重。对学校而言,专门的教育制度设计和安排非常重要。对学校和教师要有什么样的要求,怎么落实教育部的文件,将其变为具体的要求,需要细化。教育的批评权和惩戒权应当被保护,学生要为自己所有伤害别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小的行为要道歉,大的行为要承担赔偿和损失,更严重的行为要被处分、处理。

  司法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特别是少年司法制度,怎样追责,怎样惩罚,怎样提供法律矫治的机会,不能任由法律的真空和管理失控的状态一直存在下去。如果没有少年司法制度来支撑,有的孩子会滑到犯罪的边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刘华蓉 系中国教师报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