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丢书”上万本,读书有几人?

(2016-11-16 17:08:40)
标签:

丢书

读书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一个全球性的读书分享活动“书大作战”来到了中国!昨天,北上广三个城市正式启动了中国版的“书大作战”活动。而早在上周三,一名叫“张旭明”的年轻小伙还成立了一个“书帮”,并在广州尝试进行了一次“”书活动(详见本报昨日A10版报道)。该活动在迅速刷爆朋友圈的同时,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在响起。不少人希望,在“书”得很热闹的背后,能有人真正读书。

  点赞:“书”培养阅读习惯

  但当“书”活动真正发生在身边时,大家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这是可以培养阅读习惯的公益行动,有人则批评其为一场不折不扣的商业炒作。

  黄晓明在北京14号线书的微博,到昨日18时已有4842条评论,主要以“赞”声为主,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偶遇”黄晓明“”在地铁上的书。

  住在员村的白领许先生看到活动推文后表示,今天上班的路上准备去地铁寻书,“很好玩的活动啊,没想到可以在广州执行起来,如果这些书能在地铁流动起来,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网友@天奇Dave也评论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赞同并支持这种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通过阅读来让人们的思想进步。”

  非北上广的网友则在主办方官方微博下留言,希望这个活动可以扩展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投放更多类型的书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阅读的氛围,让人们做看书的“低头族”。

  “能起到阅读推广的作用,是件好事。”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对此也是赞赏,“让更多人来读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越多人参与,形成一个合力,肯定更好、更有力。”

  担忧:书籍未能被有效阅读

  也不少人提出质疑。有人担心,考虑到拥挤的地铁及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书籍是否真的被有效阅读,这些书的命运会不会被当做“废纸”一样处理掉。正如网友@Hokaka1230所言,“感觉会被清洁阿姨或捡瓶师傅当废品卖掉,最终活动沦为‘10000本改变捡荒者的人生的书’。”

  网友@留意Jak更是直接指出“‘书大作战’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营销,你一本书放在车厢如何满足整列车厢的人来阅读啊,可笑。就算是每个人轮流阅读,你知道这本书带来的病菌是多少吗?”

  在广州一家外企工作的欧小姐也提出自己疑问,“在大家担心的‘顺走’和‘被清洁大婶卖掉’两种结局以外,会不会真的让书本漂流起来呢?”

  上周三,从事人力发展工作的张旭明在广州地铁“”了9本书,结果并不太理想,真正能拿起书阅读的人少之又少,最后还有4本书回到了他的手上。他说:“我不想得出那些‘广州人民不喜欢阅读’的结论,我得出的是另外一个结论——在上班高峰,想在广州地铁三号线有位置坐,几本书就好。”

  对此,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如果它客观上能有促进读书的效果,对读书确实起到了帮助作用,营造了这个读书氛围,或者有更多人讨论、参与这个话题,我觉得都是好事。”

  主办方:希望建立城市图书共享系统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书大作战”活动主办方共投放10000本书,其中有2000本是“”在广州,它们分布在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车厢或站厅,太古汇、正佳广场、珠江新城等商业广场以及部分海航航班和滴滴顺风车上。

  针对大家担心没有人拿走的书会不会被清洁工当垃圾处理,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经我们工作人员前期测试,地铁到站时仍被留在地铁上的书非常少,大部分都会被拿走。”

  因图书携带有二维码,主办方团队可以随时追踪图书的流转情况。主办方相关负责人称,虽然北上广“”书的数量不同,但传阅率旗鼓相当,具体数据稍后会公布。

  邀请大家去“捡”书的同时,主办方也鼓励大家“”书,想要参与“”书的网友,公众号后台免费“书工具包”可申请,工具包包括提示铁站、说明手册、二维码贴纸、留言纸。网友收到工具包后,可以“”自己的书。到下午5点,10000份“书工具包”已经全部被领走。

  该负责人透露,“书大作战”的活动其实隐藏着他们一个小小的野心:“建立城市里的图书共享系统,并且依托这个系统建立一个喜欢读书喜欢社交的人的交流服务系统。”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的话,它会是非常漂亮的项目,既帮助人们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读书的方法,也帮我们找到了不错的商业化的办法。

  该负责人还表示,“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项目,在操作该活动之前,我们就已经认定了,不管它的传播力怎么样,影响力怎么样,我们都会继续做下去,继续不断地提供书,让这些书在合适的公共的场所里面流动起来,分享起来”。她说,“如果,一次两次做不好,我们就做五十次,只要我们还有钱撑下去做这个事儿,就会一直做。”(张洋 符畅 黄宙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