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新学力观,转变评价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2016-10-24 09:22:51)
标签:

学力观

评价观

核心素养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 此文刊于1998年9月10日《现代家长报》)

文/罗朝猛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新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走向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时代。面对所谓的“信息爆炸”,知识迅速更新,知识数量迅速增长,应试教育不可能给学习者提供终身受用的知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几年后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未来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勇于开拓和创新精神,对未来的全面适应,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学会创造,学会做人。面临新时代的严峻挑战,为使年轻一代成长为高素质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基础教育必须彻底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旧模式。学力观的更新,评价观的转变,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对学生学力的衡量不再应试和记忆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能否独立去探求新的知识,是否善于识别和筛选信息,并善于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有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要更新学力观并以此形成共识。新型的学力观应具有如下特点:

     (1)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力的概念不仅指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能力,而且是指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审美以及劳动技能和习惯等方面的可教育性及实际发展水平。

       (2)新型学力观并不否认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但强调的是“活”的知识,也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以及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标。学生主体性发展就是指学生能动性、社会性、自我同一性及创造性几个方面的态度、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新型学力观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具备高度发展的独立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以适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

      (4)强调学生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所需的人才需要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善于捕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有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5)重视学力上的个别差异。在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异和个体所处的环境,每个个体在遵循共同具有的自然成熟过程中,也具有显著差异。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来说,每个人生长发展阶段的快慢都是不同的。不仅个体的发育速度不同,每个人的动机和愿望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这种个体的差异性,为学力诊断和因材施教提供有用的信息。学力观的更新必然会带来评价观的转变。

         第一,从重视结果评价观转变到重视过程评价观。应试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其评价标准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尺度,评价的指标是学习结果——分数。此种评价观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助长了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滥用,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身心受到摧残。新型学力观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重视优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学生学习一开始,就通过行动观察、发言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学生的学习意愿、态度、思考力、判断力等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导是评价的继续与发展,它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价对象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使评价对象能及时地对照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调整学习时间和方法等。指导与评价一体化有利于让学生重视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从重视相对评价观转变到重视绝对评价观。传统评价观注重相对评价,把学生放在某一个集团内进行比较,评价基准明确,评价结果易于理解,也比较客观。然而相对评价不能很好地反映个体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的情况,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起点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结果的差异。相对评价易于刺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评价观重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评价。绝对评价是指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而对学习目标实现的情况进行评价。所谓个人内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进步的状况在个人内进行评价。对照学习目标,在一定的阶段,把自身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而不与他人进行比较。当学生感悟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之后,便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鞭策他向自己挑战,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努力。

         第三,从教师中心评价观转变到学习者中心的评价观。传统的评价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新型的学力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有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变得尤为重要。学习愿望的激发,学生首先得明白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为止。所以,在进行对学习目标实现状况评价时,学生最清楚自己实现目标的状况。新的评价观赋予了学习者制定学习目标,修订学习目标和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实际上,注重学生自己教育力的新型学力观也同时注重学生自己的评价能力。教师中心评价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愿望、思考等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而学习者自身能对自己态度、价值观领域内容作出直接的评价,但不十分客观,会出现过大评价或过小评价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他者的评价,学生间相互的评价是对学习者自身评价的最好补充,学习者根据他人的评价对自我的评价进行修正,有利于自身的进步与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