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中一叶:亲历日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016-06-08 06:45:50)
标签:

《亲历日本教育》

日本

“综合学习”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书中一叶:亲历日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上越教育大学是日本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师范大学,其附属中学为大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和中心。上越教育大学附中是日本开展“综合学习”实践较早的学校之一,始于1993年的课程改革,前后共历时7年。日本教育开发研究所专门出版了介绍他们开展“综合学习”的专著《综合学习》,在日本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何谓“综合学习”?综合日本学者小泉秀夫、铃木秀一和加藤幸次的观点,“综合学习”的涵义可定义为: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或内容,即以新的学习内容领域的开发实践为目标,打破学科领域和界限,综合各领域的知识、技能开展学习和学习活动。加藤幸次把“综合学习”分成了以下五类;(1)“学科”综合学习,以学科内单元形式授课;(2)“合科”学习,综合两个科目内容授课;(3)“跨学科”综合学习,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多学科内容授课;(4)“主题”综合学习,对于某一主题,从学习者的兴趣或关心的程度出发开展各种研究;(5)“兴趣、关心”综合学习,按照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与开展研究活动。

        日本人深谙,日本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单一学科传授知识为主,为了培养青少年一代在未来竞争激烈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实现培养赋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日本新一代的目标,仅靠单一学校教育活动或局限于学科界限的学习是无法做到的。

   

    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新井郁男教授指出:“就教育问题与欧美各国的教育相关人士进行交谈,经常会出现ownership(所有权)这个词。问题在于学科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的所有与占有,把自己所教的科目当成自己的专业,丝毫不腾出或让出点时间给其它的教师。”如何克服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对上越教育大学附中的师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该校师生以“综合专题研讨”、“樱城课堂讨论会”的形式,分阶段与步骤,跨越学科界限,研究开发了充分发挥学生主题性、自发性的综合学习与自由选择学习的课题。在开展他们独特的“综合学习”活动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伴随着体验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其过程与环节大体包含:研究课题的选定、制定研究计划、进行问卷调查或实地采访、资料整理、数据处理、形成研究报告、发表或展示研究成果、把研究成果编辑成小册子。

         

       该校“综合学习”活动,头三年主要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随着“综合学习”进程的演变,发展到后四年利用专门时间开展综合学习。用专门时间开展综合学习,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确保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该校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形式和研讨内容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综合专题研讨”只局限于国际理解(就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对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等展开研究)、环境(就垃圾问题、水质污染、绿化问题开展研究)、社会福利(就高龄化社会、残疾人问题、保持健康等问题开展研究)三个领域开展研究活动,学生只能从以上三个领域中选取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的“综合专题研讨”,把探究活动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自己选择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设定主题开展研究。这一阶段的“综合学习”基本上是以个人研究的形式来开展的,但也认可小组研究的形式。学生们所选取的课题都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如语文科的《方言的诞生》、《日语来自何处》;美术科的《某一画家绘画作品的临摹》等。学生研讨的结果以学习成果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发表与展示,并要求举行中期报告会。

      为了使学生相互之间能了解到其他同学研究课题情况,该校新设网络部,通过把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研究的课题,这样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从第四年开始,该校的“综合学习”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主要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活动。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与他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结合他们所学习和生活区域所面临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除邀请学校教师参与指导外,还邀请当地与学生研究领域有关的人士进行指导。此阶段每学年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研究主题,都是从众多主题中选取出来的。比如,1995年的研究主题是《都市》,1996年的为《梦想》,1997年的是《接触》。各个年级围绕大的主题自主选择开展不同的研究活动,各学科围绕主题把相关的内容分解到各学科(与《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的探究内容相关或吻合)教学时间内开展活动,以《未来都市》综合研讨主题为例,语文等六个学科共拿出了19课时来开展此综合研讨,比如,语文学科拿出一课时,要求学生写体验老年人生活后的感想文章,社会科拿出3课时,进行关于年金制度、健康制度的学习研讨。

       该校“综合学习”的不断实践,最终使此项活动成为了以丰富的体验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从国际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综合判断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向的教育课程之一。实施“综合学习”专题研讨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他们在综合专题研讨活动中学会了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上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和处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通过综合专题研讨学习,学生们改变了原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化了他们原有的探究内容,他们打算将自己研究的问题继续探索下去。

      上越教育大学附中是日本中小学开展“综合学习”实践探索的一朵奇葩。为了全面推行“综合学习”和把“综合学习”制度化,文部省首次把综合学习写进了从2002年起实施的新的小学、初中课程方案中,高中2003年开始实行。

      “综合学习”的新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担转知识偏重的倾向,实现把新一代培养为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有自由、自律和平等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的目标。具体而言,“综合学习”的开设,为各学校根据各校的实际和所处的地域的实际创造性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小学三、四年级为每学年105学时,五、六年级为每学年110学时;初中为每学年70至130学时;高中阶段则为105至210学时。学时的硬性规定为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主体判断、自主发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学习内容的不限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