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培养通晓外语的国际化高端人才,自跨入21世纪,日本政府和社会逐渐意识到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警醒与反思过去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要大力加强英语教育改革。
近10多年来,为提升中小学英语教育质量,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英语教育改革举措,迄今,学习英语的热浪席卷东瀛各隅。日本中小学英语教育呈现英语学习低学年化等趋势。
其实,日本小学英语教育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讨论是否应在小学开设英语教育的问题,从最初的早期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到后来英语学习对母语能力的影响,从讨论到正式实施耗时逾25年。
从2011学年度开始,日本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学习英语,这样的结果,日本工商界和学生家长是最大推手,导致文部省不得不将正规的英语教育提前至五、六年级实施。尽管按照新的小学学习要领的规定,日本小学五、六年级才正式实施英语教育,但根据文部省和日本英语检定协会今年分别所做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近七成小学生在五年级前已学习过英语,回答“喜欢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占76.2%;自2011年小学五、六年级开设英语以来,一、二年级开展英语学习活动的学校增加65
%,三、四年级增加72.5%,95%以上的小学对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感到满意。
日本英语教学专家表明,亚洲国家从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等开设英语教育是主流,他们建议,在日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比较合适”。为此,2013年5月,日本政府教育再生会议提出,从现行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提前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计划三、四年级每周学习英语一到两次,五、六年级每周学习英语三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使用经过文部省审核合格的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进行成绩评定。对照此计划,2013年10月文部省已确立实施方案,计划从2020年开始正式实施。
从日本新的学校指导要领所规定的各科年间学习时数来看,英语与国语、数学不分仲伯,尽管小学英语与国语、算数有较大的差距,小学五、六年级英语学年年间课时为35学时,即每周1学时,国语和算数分别为175学时。初中英语年间学时要分别比国语和数学多35学时,具体为:初一至初三每学年英语均是140学时,国语初一至初三分别为140、140和105学时,数学初一至初三分别为140、105和140学时。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要求高中生毕业时,国语要达到18个单位的学分,而英语要完成21个单位的学分,显然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要高于对国语的学习要求。
新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不仅大幅增加了英语学习学时,同时还对英语学习内容进行了相应增加,以词汇为例,初中毕业词汇从原来要求掌握900个单词与短语,改为现行要求掌握1200个,高中毕业由原来要求掌握1300个单词与短语增加至现行的1800个,即高中毕业要求掌握3000个左右词汇。
日本小升初由于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所以不举行任何科目的考试。日本各地实施的初升高考试中,一般情况下,英语科目的分值与国语、数学同为满分100分。在初中、高中毕业水平认定测试中均考查英语科目。在大学入试考试中心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国语、数学考试满分皆为200分,英语分为笔试与听力,笔试满分为200分,听力满分为50分。
为让孩子接触外语,了解外国的生活与文化,从1987年开始,由文部省、外务省等合作推动“招聘从事语言指导的外语教师计划”,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学助手。此后,日本各地的小学开展了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活动。自1998年起,日本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新设了“综合学习时间”,其中部分时间主要用于英语学习与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1998年的《初中学习指导要领》首次将初中的英语课由原来的选修改为学校根据实际可列为必修。2001年日本成立了“推进英语改革恳谈会”,并于2002年形成了《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改革外籍教师聘用制度,要求中学英语教学每周一次由外籍教师授课。
为改变日本英语教育偏重语法教学,过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倾向,从2006年开始,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推出了英语听力测试,在今年开始实施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要求英语教师课堂原则上实施全英教学。
近年来,日本各地开展英语教育改革动作频频。大阪市从明年起拟组建收费低廉的“英语会话学校”,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教师来源主要以当地社区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为主,拟首先在全市的5个区试行。此举是借鉴“韩国英语村”的做法,旨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将在课外、周末、放长假时间来此学习,英语会话学校将实施15人一个班的小班化教学。
此外,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已确定从2017年开始,在公立高中入学考试中引入英语检定考试、托福、雅思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考试成绩换算成入学考试相应的分数,此举意在强化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按照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实施方案,日本将大举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培养课程,积极推进所有英语教师的集中培训,促进各社区精通英语人士的录用,派遣英语教师到海外研修。通过系列“强师”措施,要求中学教师英语水平全面提升,具体目标为:达到英语检定考试1级或托福IBT考试80分、“托业”(TOEIC)考试730分以上的教师初中占50%,高中占75%。另要求初中毕业阶段达到英语检定考试3级水平以上,高中毕业阶段达到2级及以上程度的初、高中生比例分别要达到50%。
应该说,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小有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英语如何与初中、高中及大学英语进行衔接,就是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另外,大学入学英语考试内容需要动“大手术”式的改革。东京外国语大学根岸雅史教授深表担忧地称,现行大学入学英语考试的内容依然是以考查阅读能力为压倒性的大头,而考查“听”与“写”相当有限,且完全没有考查“说”的试题。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授课重语法、重阅读,而轻听与写,这样导致恶性循环。
根岸雅史教授认为,当下日本英语教育存在两种明显的分野,一种是为奔着考试而去所实施的英语教育,另一种是以运用英语为目的所实施的英语教育。他呼吁,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应回归到英语教育的本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