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来源:罗朝猛著《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
 
近些年来,日本中小学面临暴力行为、欺侮现象增加等学生指导方面的严峻课题。随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即将实施,日本中小学增加了授课时间和指导内容。
     
针对日本中小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实施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带来的挑战,围绕公立中小学班级编制问题,2010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副大臣铃木宽向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初等中等教育委员会提出审议要求。2010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旨在促进教育改革的《新成长战略》规划,8月2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分别公布了《新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教职员定数改善计划方案》和《新公立高中等教职员定数改善计划方案》。这两份计划方案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在中小学分阶段全面推进30-35人的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要分步骤不断扩大教职员编制。这两份计划方案的出台,打破了日本中小学维持了30年不变的40人规模的班级建制。教师定编改善则是时隔10年来的首次,中小学教职员的逐步扩编将有助于配套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
      
日本政府为何要出台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与扩大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的计划方案?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表述与日本学者的研究分析,从宏观而言,是为了确保日本整体教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成长原动力,为所有学龄儿童的未来而投资,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全日本教育条件均衡化。
     
具体而言,第一,为破解日本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日本中小学中暴力行为、欺侮事件、逃学等问题日趋扩大化,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小学校内暴力行为从2006年的3,494件到2008年增加到5,996件,增长了1.7倍;初中校内暴力行为从2006年的27,540件到2008年增加到39,161件,增长了1.4倍。此前40-45人规模的班级,使班级管理变得异常艰难。教师既要承担学生学业指导,又要承担学生做人方面的指导。由于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对学生直接指导事务负担过重,多数教师感到备课时间不足,对学生指导有困难。实施小班化教育,加之增加教职员人手后,一是可以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对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从而确保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二是有利于学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以增加学生发言、发表的机会。
      
第二,为顺利实施新的指导学习要领奠基。新的指导学习要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以确保形成扎实的学力。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将分别于2011年至2013实施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与现行学习指导要领相比较,其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上课时数的增加,以小学和初中为例,小学总时数增加了5.2%;初中总时数增加了3.6%。其二是教学内容的充实。小学、初中、高中均在言语活动、理数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体验活动、外国语教育方面增加了内容。高中还在职业教育科目、体育、食育、安全教育、情报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充实了内容。
      
第三,日本中小学班级规模和在校师生比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小学班级规模平均是28.1人,初中为平均33人。日本小学五成以上、中学八成以上班级规模在31人以上。文部科学省2009年学校基本调查结果表明,全日本小学,30人以下占45.8%;31人-35人占35.7%;36人以上占18.6%。初中,30人以下占18.2%;31人-35人占42.1%;36人以上占39.8%。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初等教育班级规模平均21.4人,前期中等教育班级规模平均23.4人。英国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小学30人以下占87.7%;31人-35人占11.2%;36人以上占1.1%。初中,30人以下占89.6%;31人-35人占10.1%;36人以上占0.3%(来源:DCSF:
Schools,Pupils,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January
2009)。相比之下,日本中小学班级规模远远大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和英国。就在校师生比来说,日本低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日本初等教育师生比为1:19人;前期中等教育师生比为1:14.8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初等教育师生比平均为1:16人,前期中等教育师生比为1:13.2人。
       
第四,为满足学生家长对班级规模的要求。据文部科学省调查结果,大多数日本学生家长期望实施小班制教学,约50%学生家长希望小学、初中班级规模控制在26-30人之间。
     
日本政府深谙教育条件的改善是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为全面实施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与扩大教职员编制规划,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是经费保障问题。日本政府提出,国家担负起财源保障的责任,坚持实行与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费用国库负担制度。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依据《人才确保法》相关规定,都、道、府、县教职工薪酬1/3由国库负担支出。2004年开始试行国家所下拨给各都、道、府、县的教育经费总额包干制,教职员薪酬与教职员配备各都道府县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2006年开始,日本各市、町、村教育委员有权利用自身的经费根据工作需要任用教职工。实施新的计划方案之后,国家所下拨的经费各都、道、府、县将具有更大的自由使用权限,主要用于儿童、学生的支援、教师的研修与研究、小班化教学与指导等。小规模班级计划的实施,还需要政府增加新的教室与其他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
      
全面实施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与扩大教职员编制规划,其中还涉及到日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教育权限重新勘定问题。2001年之前,文部科学省依据《义务标准法、高中标准法》确定全日本整齐划一的中小学班级规模和教职工编制,由各都、道、府、县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具体实施。随着新的计划方案的实施,从2010年起,文部科学省赋予了各都、道、府、县实施弹性化班级编制的权限,各市、町、村可以根据地域实情实行弹性的学级编制,不再搞全日本整齐划一。
      
日本政府出台的中小学班级缩编规划,拟用七年时间完成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即从2011年到2018年中小学班级人数控制在30-35人;从2011年到2016年小学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从2014年到2016年初中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从2017年到2018年小学一、二年级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
      
为推进35人小班制建设与增加中小学教师,修订后的日本2013年新财年教育预算经费达1兆5,623亿日元,新增26亿日元。
     
其实,近些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教师编制,以应对个别化教育的需要。按照日本政府增加中小学教师人数的计划,拟在近5年内新增教师26,700人。2013年新增教师5,200人,其中3,600人用于推进小班化教学建设;1,700人用于应对防范欺凌弱小事件发生。为5,200名教师的扩编这一项目,耗费113亿日元。
     
根据文部科学省的框算,到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全日本需新增教职员51,800人。教职员的新增,其一是要增加副校长、教头的人数,此举主要是为了通过加强学校领导的配备,从而促进学校运营体制的日臻完善。其二是要加强学生德育指导教师及事务职员的配备。文部科学省认为,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日本中小学专业人士配备缺口较大。根据新的计划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2014年到2018年,全日本需增加教职员40,000人,其中为应对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实施需增加教职员24,800人;学生德育指导(升学指导)教师需增加2,100人;养护教师需增加1,600人,以帮助学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营养教师需增加900人,以促进学生食育;为改善特别支援教育计算机配置,需增加教职员800人;为加强智障儿童及学生的指导,需增加教职员5,000人;为改善外国人子女日本语学习,需增加教职员1,5000人;为加强教职员研修工作,需增加教师3,300人。
       
可以这样说,日本开展缩小中小学班级规模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以秋田县为例,从2001年开始试行少数人班级制,到2010年,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年级实现了每班控制在30人的目标。该县在全日本中小学生学力、学习状况调查中连续4年列首位。山形县从2002年开始试行少数人班级制,到2010年,小学全部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班级规模均控制在21-33人。该县在全日本中小学生学力、学习状况调查中位于全日本公立学校前列,学生逃课、旷课等不良现象比率远远低于其它都、道、府、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