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芬兰教育:从庸俗到杰出

(2015-05-27 11:02:48)
标签:

芬兰

教育

分类: 好文转载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5-05/25/07/liangj150555_b.jpg

    禹天建 

    ■张乐天

    《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讲述芬兰教育改革故事,系统、清晰地阐述芬兰教育创新之道的书。由芬兰知名教育学家帕思·萨尔伯格撰写、台湾学者林晓钦翻译的。这部书,向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芬兰教育的窗口,临窗眺望,我们可以欣赏芬兰教育的亮丽风景,一览芬兰教育的创新之路。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本书的主题是芬兰和芬兰人如何将他们的教育体制从20世纪80年代表现庸俗的系统转型为现在这个杰出的典范。”

    芬兰是个北欧国家,其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算大,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也算不上优越,且经历过战争的创伤,但在经济发展,尤其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国际学生评估中(PISA),芬兰学生的成绩不仅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一直保持全国学生成绩校际差距最小和个体差距最小的纪录。芬兰教育如何成功转型?又如何获得现在这样杰出的表现?芬兰教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见贤思齐与建构教育梦想

    在全球化背景中,芬兰人正视自身教育发展存在的差距,虚心向教育表现优秀的国家学习。和许多其他民族一样,芬兰人具有见贤思齐的良好素质,同时他们更以平静理智的心态去思考如何见贤思齐。芬兰人在思考如何见贤思齐的过程中,建构起独特的教育梦想。这种梦想将吸纳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维系珍贵的传统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他们在以开放的胸怀吸纳先进的国际理念之时,决不盲从与随波逐流,甚至在某些方面敢于与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他们极其珍视本国的教育传统,努力思考“如何从其特有的教改传统中看待外部的建言”。因此,芬兰教育之梦,既具有鲜亮的国际性又具有浓郁的本土性,展现出二者的完美结合。

    对信任合作重视远胜于竞争

    芬兰创新教育体系所使用的政策,不同于众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其政策的核心基质是主张信任与合作。在芬兰人看来,良好的教育体系,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竞争或鼓励竞争,而是主张信任、合作和共享的责任心。他们对信任与合作的重视远胜于竞争。芬兰所实施的教育政策,旨在使整个教育体系内彰显一种信任与合作的文化。这包含政府对学校的信任,学校对教师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包含政府、学校、社区、家庭、教师、学生等各种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合作。这种信任与合作,凝结其共同的责任心,从而使每所学校和每所学校中每位个体,都能自觉而愉悦地担当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芬兰能够成为教育典范的国家,原因在于它的教育体系不仰赖评鉴、标准化课程、高风险学生测验等影响学生未来甚巨的关键测验制度与成绩责任制度。”芬兰的教育体系没有严苛、僵化的评价制度,不使用任何外部的标准化测验考试,也不会对外公布每所学校和每位学生的表现差异。它充分信任教师,让教师自主地进行课堂评估,或者偶尔地举行一些常态性的全国抽样评估。芬兰是对学生实施考试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学生“最少家庭作业时间”的国家。其结果,却出现了“考试愈少,学得愈多”,“教得愈少,学得愈多”的“悖论”。这种所谓的“悖论”,恰恰表明在教育系统内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为它消解了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所导致的焦虑与紧张。正如本书作者指出的那样,“在芬兰教育体系追求良好表现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文化,不惧压力的教育环境,确实厥功其伟”。

    教师是人人心中的梦想职业

    书中的第三章集中展示了芬兰教师的优势。芬兰教育最大的优势或许是教师的优势。芬兰教育的成功转型与拥有优质的教师密不可分。在芬兰,教师职业变成了非常崇高的职业,成为最吸引年轻人的职业。“芬兰媒体经常针对后期中等教育毕业生进行职业志愿调查,在这些调查结果中,教师经常获选为最受推崇的职业,甚至胜于医师、建筑师与律师,成为人人心中的梦想职业。”芬兰的教师职业,也成为男女青年眼中最热门的配偶职业。芬兰对教师入职有较高的要求,即使是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也必须拥有至少一个硕士学位,同时也鼓励小学教师获取博士学位。芬兰人坚信:“好的老师,伟大的学校。”芬兰拥有优质的师资培训系统。这一系统的突出特点是:让最有才能的学生从事教育,实现专业学系和教育学院之间的紧密合作,实施研究导向型的师资培训。由此,我们可以认识芬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具有前沿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

    在芬兰,彰显教师优势的另一重要方式是鼓励教师的教学自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教师能够具有创意地开展工作。芬兰教师在教育体系中可以自由且广泛地应用专业知识与判断,可以全权处理课程大纲、学生评量、校园改善及社群参与,拥有“更多坚持己见的自由与权利”。芬兰的教育体系没有严苛的教师考评制度,决不可想象用学生成绩表现决定教师薪资或奖励。芬兰教师珍视这份职业拥有的专业自主、名誉、尊重与信任,由此也能自觉地履行这份职业的道德要求与使命。

     系统的关怀与实现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有主题,芬兰也不例外。芬兰对教育平等的追求,更具有系统性的思路与措施。首先,芬兰大力推进公立学校的建设,让公立学校“成为一个社会最平等,也是善良生活的核心基础”。推进公立学校的建设,旨在强化政府对于发展教育的义务与责任,使政府更好地成为推进教育平等的责任主体。其次,努力实现校际平等和教学质量的平等。校际差距最小,已成为芬兰教育的成功之处,也成为芬兰教育的重要特色。非但如此,芬兰教育也实现了高质量的教学平等。这表现在芬兰教育“不仅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更同时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都能在每一个细微的学生能力评比中,孕育出平等的教育使命”。再其次,芬兰的教育平等,还突出表现在极端重视和关注特殊教育,关注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芬兰综合学校体系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创造性的关怀,照顾那些特殊教育的学生。”学校应特教学生的需求,提供教育与心理服务,努力提供个人化的、适切的专业支持与帮助。芬兰的中小学校也是一种包容性学校,在学校中特教学生得到特有的关怀,他们与其他所有同伴一起幸福快乐地成长。

    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芬兰道路》的主体内容,从中我们可以认识芬兰道路的样态与特色。《芬兰道路》的作者帕思·萨尔伯格成长于芬兰的教育世家,长期任职于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参与组织领导芬兰的教育发展与创新。帕思·萨尔伯格也是数个国际组织和咨询公司的专家,曾服务于世界银行总部以及欧盟委员会,且担任重要职务。正因为帕思·萨尔伯格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历,成就了这部书宽阔的学术视野和良好的学术品格。如同芬兰教育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一样,这部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教育图书,已荣获2013年美国格文美尔教育奖,并广被译介,成为一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著作。我们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认识与思考。(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禹天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