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刘秋菊
48岁,十七中教师,因不满校领导违规参与分配教师绩效工资,走上了实名举报之路。她甚至自学法律,跟学校、教育局打起官司。
这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女人。大嗓门,隔着法庭厚重的木门,走廊里仍回荡着她的辩驳声。好出头,愣是帮一名上了年纪的男同事,到教育局解决了待遇不公的问题。
两年前,因不满校领导违规参与分配教师绩效工资,她走上了信访、投诉,实名举报之路。她甚至自学法律,跟学校、教育局打起了官司。
这一举动引发轩然大波。有同行嘲讽她为了私利不顾学校名声;有领导批评她“把心机放在歪门邪道上”;甚至有人说她“精神有问题”;但是,也有人私下说“菊姐我撑你”;还有不少学生站出来为她当证人。
她曾无助、孤立甚至抑郁,但最终看淡官司的输赢,坚持认为自己是在为老师的权益发声。
网友调侃,“这个老女人不好惹”。她反讥:我怎么老了,我才四十八,你们这是嫉妒我漂亮。她叫刘秋菊,是广州市第十七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微博上,她自诩为“大美女菊姐”。她的故事,被冠之以广州版的“秋菊”打官司。
维权遇挫时 她遇到“高人”
当2012年的某一天,已经深陷实名举报风波的秋菊老师,带着厚厚的一沓材料来到广州市法制办信访时,在狭长的等候通道里,她遇到了对她维权之路“改变很大的人”———民间维权人士张波。“是他教会了我怎样打官司。”彼时,张波已有着多年公益诉讼、行政诉讼经历。张波翻了菊姐的材料良久,说了一句“你这案子,别的都不用扯,就跟学校打名誉侵权”。
菊姐来自东北吉林,当教师已26年。2003年,她作为高级教师被从山东引进至广州,进入广州市第十七中任教语文。2011年4月,十七中因为在教师岗位设置上涉嫌存在“领导高加分,教师得分低”的问题,遭到不少教师质疑。秋菊老师作为代表,与校领导进行了交涉,并连发数封公开信。其后,又因不满校领导涉嫌违规参与分配教师的绩效工资,菊姐再次站出来向上级反映问题。
2011年9月,秋菊老师走进了检察院,开始实名举报校领导涉嫌贪污绩效工资。但她显然对后果预料不足,举报归来,“整个教育系统都在传我精神有问题”。在同事的误解,领导的批评声中,秋菊老师被从高中部调岗至初中部任职。
“我一定要将举报的问题追出个结果,否则就成了我真的有精神问题。”菊姐说。
从请别人代理到为自己辩护
2012年8月、10月,秋菊老师状告广州市第十七中及校领导名誉侵权案,状告越秀区教育局行政违法案,分别在越秀区法院立案、开庭。张波为菊姐代理了上述两案,但名誉侵权案一审败诉,行政违法案一审也遭驳回。
张波说,菊姐那时求胜心切,显得很紧张、失落。菊姐也说,直到两个案子二审时,她才慢慢地调整适应过来,接受了“官司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诉讼弄清楚纠结的问题”这一观念。
今年5月,当菊姐的两个案子先后在广州市中院二审时,她选择了自我辩护。“我有高人指点,这么长时间案子也摸得很熟了,想着就试着自己打呗,没什么好怕的。”
庭上,面对主审法官的发问,菊姐忙碌地在一堆自编的证据材料中翻阅,并不时“引经据典”,官司打得像模像样。
今年7月12日,秋菊老师状告越秀区教育局案二审胜诉。当天下午刚拿到结果,她兴奋地第一时间给记者打来了电话“报信”,“现在我也可以为自己辩护,不用请律师了。”
“我始终相信会胜利”
谈起打官司的心路历程,菊姐说,起初为了绩效工资的问题去检察院实名举报,“我还以为自己做了件多么正义的事儿”。她没料到,此举让她一下子似乎成了区教育系统的公敌。
她的先生因为也在广州市第十七中任教,“他也开始感受到了领导给的压力”。加之被调岗,检察院的调查又迟迟未有结论,在巨大的环境和心理压力下,菊姐一度抑郁,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进行疏解。
同事当中,也有人实在看不下去挺身而出。此番与越秀区教育局的官司,另一名老师邱思名也成为了原告。“有次开庭,秋菊的几名学生居然冒着被学校处分的危险,到法庭给她作证。”张波说。
在一次信息公开案开庭的次日下午,菊姐回到教室上课,发现黑板上赫然写着“菊姐,我们爱你”几个大字。同学们拿出一份报纸,大声说“菊姐您是好样的”。菊姐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你对我们这么温柔,却敢在法庭上骂##,你够胆,所以支持你!”。
在微博上,菊姐打官司扳回一城的报道,被广东省政法委官微关注,被省高院官微转发,菊姐的粉丝也从两三千蹭蹭涨到了六千多。“我反映的是大多数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检察院的答复也证实了学校在绩效工资问题上确实违规。我始终相信会胜利。”菊姐说。
快问快答
“我希望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开心教学”
南都:如果这两个案子二审尘埃落定,有何打算?
秋菊:就好好生活咯,好好教书,不担心跟校领导存在隔阂。
南都:你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秋菊:我就希望有一个真实的绩效工资账单,想知道领导到底拿了多少,存不存在贪污。
南都:是不是挺享受打官司这个过程的?
秋菊:谁喜欢打官司啊,我希望的生活是吃喝玩乐,打打麻将。开心教学,该给我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我们老师不受欺负。
南都:家人怎么看待你的维权?
秋菊:我先生不干预我的做法,他是支持我的。
南都:维权两年,经历了这么多,值得吗?
秋菊:每个老师都拿到自己该拿到的钱了,你看这多有意义啊。都走到现在了,计较自己的东西也比较少了。
采写:南都记者 吴笋林 实习生 江密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