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父母比学校更重要

标签:
父母学校重要育儿 |
分类: 好文转载 |
http://cdn.yeeyan.org/upload/image/2012/11/05123018_80778.jpg鉴于对美国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的讨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如果了解到其实学生仅有不到15%的时间待在学校里,这可能会带来一种惊诧。虽然学校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最近的一批研究却提醒我们其实家长更为重要。例如,本月早些时候,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杨百翰大学和加州尔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参与——检查家庭作业、参加学校的会议和活动、在家里讨论学校的活动——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之大超过了学生参加的任何学校活动。发表在《经济与统计评论》上另一项研究报告说,就对子女的教育成就的影响而言,家长做出的努力(朗读故事,约见教师)比教师或者学生自己做出的努力有更大的影响。第三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校要对每个学生增加超过1000美元的教育投入,才可能取得等同于家长参与情况下的效果。(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代好像不太可能实现)。
所以父母问题——几十年的研究证明的一点显示,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所拥有的学业优势源于“共同培养儿童”,与之相对的是工薪阶层家庭常见的较为放羊式的养育。但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其它的东西:不论何种背景的家长,都不必为了给予他们孩子竞争优势而为之购买昂贵的教育玩具或数码设备。他们不需要拉着他们的孩子去上众多的培训班或者考前辅导班。他们需要与他们的孩子一起做的非常简单:交谈。
但指的不是任何的交谈。虽然心理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著名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父母比不太富裕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交谈要多——多很多,到儿童3岁的时候造成一个30,000,000万字之巨的“话语鸿沟”——更多最近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究竟什么样的家庭谈话能促进孩子在学校的成功的认识。例如,《儿科》杂志上发表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成年人与儿童双向交谈促进语言发展的力度是成年人单方讲话情形下的6倍。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社会学协会会议发布的研究,参与这种双向相互沟通给了孩子自身一个尝试语言的机会,而且也带给他们有关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的感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有助于中上等阶层的孩子朝为自我利益坚持主张发展,而工薪阶层的学生则倾向于避免寻求帮助或者为自己的情况与教师辩解。
父母与孩子们的交谈内容也大有关系。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题目为《预见学科未来成就的知识》报告中称,在家里常听到有关计算和数字对话的孩子就会带着更多一些的数学知识进入学校。主持了数字词汇研究的心理学家苏珊·莱文还发现,幼儿听到的关于物理世界空间属性的谈话量——怎么样算是大、小、圆、尖的物体——预示着孩子在准备进入幼儿园时具备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