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之三A院校
2009年三A院校录取最低分数线文科448分,理科450分。三A院校属于公办的专科学院,这类学院收费相对低廉,办学质量也不错,再加上所学专业贴近市场,就业渠道比较宽广,所以很受广大考生的欢迎。被称为三A巨星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三A、广东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年年都是超爆人气。不少热门的三A院校都只录取第一志愿,因此,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填报指南和招生专业目录,了解清楚今年招生政策及办学情况、历年各招生院校录取标准的差异,不能一窝蜂地填报热门院校、热门专业,最好能够冷热结合、外省与本省院校结合。在专业选择方面,当然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但最好能够注明服从调剂,以免与自己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
案例1
二B类学校比公办三A学校学费要贵
崔同学,广州市第十一中学,文科,高考分数:505分
考生故事:记者在琶洲会展中心的高校招生说明会上碰到了崔同学和她的妈妈,崔妈妈显得非常着急,女儿的分数离二B线仅两分之差,但据说有些学院会出现降分录取的情况。崔妈妈带着女儿咨询了几家热门高校,“对不起,我们的学校不会降低分数。”工作人员的回答使崔妈妈有点泄气。随后崔妈妈又咨询了培正学院等几所高校,他们表示低于二B线也是可能被录取的,但具体的情况要根据每年考生的报考情况来决定。如果报考的人数太多,就很难被录取到。但如果报考人数不多,录取分数会在分数线之下有个浮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二B类学校的收费会相对较高,更适合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学生就读。
案例分析:二B类学校与公办的三A专科学校比起来,学费要贵一些,大多在一万元以上,如果算上生活费、住宿费等,二B院校的一年的花费约需2万元,是普通公办高校的一倍以上。但从就业形势来看,总体上本科学历比专科更有优势。今后,不管是考公务员、评职称、还是职位晋升等,本科生机会都会比专科生多。另外,读专科虽一开始省钱,但今后想要“专升本”不仅难度高,而且有可能要多花两年时间。
案例2
只差几分,期待二B降分
陈同学,知用中学高三物理班,高考分数:500分
考生故事:陈同学的分数凑巧地刚刚好是500分,这实在让他的老师和家长哭笑不得,只差7分就到第二批B类的分数线,实在是太可惜了!
案例分析:按照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这位学生被二B院校录取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去年只有两三间二B类学校没有降分录取。但是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本B志愿不能空着,哪怕有一点希望都不应该放弃。多写几个字,就多一个机会,也不损失什么,不是吗?毕竟二B院校的本科学历是非常诱人的,对以后就业、升职的好处不言而喻。其次,要谨慎地挑选学校,像北师大珠海分校这样热门的学校应该尽量避开,考生可参考二B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看有没有降分补录的情况发生。
案例3
最好选择潜力专业
冯婉莹,知用中学高三物理班,高考分数:452分
案例分析:这位同学刚刚比三A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两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冷静分析,最好不要填报一些热门学校,也不能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就报什么专业。有些专业可能现在有点冷,但两三年后说不定会成为热门。像医药、经济管理、法律这些专业专科生读了基本没什么出路,大把的本科生还找不到工作呢!最好能选择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比如兽医就很不错,不像导游这种别人自学也可以拿到证书的。还有汽车、动漫等专业,在广州的就业前景都还不错,因为有广本集团,政府也在提倡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基地。
案例4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胡同学,卓越高四学校理科,高考分数:453分
考生故事:“我觉得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胡同学的观点非常清晰。咨询会上,胡同学的目的性也非常强,他询问的多是理工科类学校、机电类专业。面对招生咨询员,他显得很老到,开门见山地问他们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什么专业不好。谈到如何选专业,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果选好一点的学校但专业不好的话,就业将会是个问题,好专业更重要。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他咨询了很久。他断然拒绝了咨询员给他介绍的计算机类的专业,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个案点评: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老师都表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以在专业上各有所长,如一些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水利、电力、土木专业比较好,就业也很好,但该学院的计算机和经济方面的专业就不行。比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专业就业非常好,被该校的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推荐。一个学校的王牌专业、主打专业,毫无疑问是毕业就业的保证。
专家意见
要有勇气舍弃二B
采访对象:中大附中教导主任罗朝猛
分数出来以后,我发现不少处于临界状态的学生,其中不乏怀着本科梦想想尝试一下、争取被二B院校录取的,我对这些学生的建议是要有勇气舍弃二B,现在大把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民办院校的本科生和他们比起来,没什么优势,反而是那些好的专科院校里,能够学到实用技术,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事实上,有的三A院校每年的招生情况都非常火爆,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很多被录取学生的分数甚至是上了二A线的。
在选择专业方面,我始终认为,学到一门技术远比学个管理之类的强上一百倍,很多家长认为学法律、学计算机、学企业管理很白领,其实,“白领”这个词早被用滥了,很多小白领苦哈哈地一个月才挣那么一两千块钱,而那些有技术含量的“蓝领”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比如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等,而且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些专业也都并不一定是体力活。
注意细节,尽量选择广东的专科院校
采访对象:知用中学高三物理班老师廖嘉亮
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有些三A学校是只招收广州本地生源的,比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这就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范围在缩小。
还有一个建议是专科就不要去外省读了,毕竟,专科院校在广州的招生量还是蛮大的,而且每个省市都会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你在广州所学到的一定是广州最需要的技术,为了以后能在广州顺利就业,还是要尽量选择本地的专科院校。
记者手记
走出去,还是留下来?这是一个问题
在琶洲会展中心的高校招生说明会上,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地进入广东省招生的高校显得门庭冷落,咨询的家长和学生寥寥无几,咨询人员甚至有点无聊地坐在那儿东张西望打发时间。而广东省内的高校却异常火爆,咨询台前围满了人,记者想“扎”进去听听、“影张相”都有点困难。在距离咨询台不到半米的位置,完全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我以前一直认为,广州这个城市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做学问的地方,商业气息太浓,人心浮躁,作为母亲,我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北京、西安、武汉这样的城市去读大学。而人的一生中最好也能够有那么一段时间,离开父母,独自学会成长,失败也好,受伤也好,这都将是最最宝贵的青春记忆。
但是时代在变,家长们的观念也应该及时转变,广州虽然浮躁,但至少不会落伍,我们在内地读大学想找暑期工和实习机会是难上加难,而在广州,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许多有趣的打工经历,有的甚至还自主创业,在校期间已经成了有房有车的小老板。专科生与本科生比起来,优势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是能够灵活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动手动口的综合能力,而广州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显然比内地的城市能够更快更好地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社会。
虽然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是出名要趁早,取得经济自由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家长的责任就是把他放对地方,让他更好更快地发出自己的光芒。
撰文:本报记者 许琨 实习生 刘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