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StandardizedPatient(简称“SP”)

(2018-10-23 15:33:55)

话说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

河南 宏嘴

一、是什么?

SPStandardized Patient的英文首字母直译即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简言之是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SP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它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从大处看,它是模拟医学教育或仿真医学教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项独特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宏观的仿真医学教学还包括分专业单项技能培练、团队技能训练、动物手术演练、各类模拟腔镜操作及有针对性的客观结构化考试考核等。而通过培训和使用标准化病人,使仿真化环境更逼真,对培训对象的入感更强,教学效果更好。关于这种模拟情景思维,中国人早就有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四圣试禅心,就是神仙模仿一家母女四口,说要招婿,看看师徒四人是否意志坚定。最后测得八戒先生凡心未泯,需进一步加强修炼。但专业模仿病人用于教学是始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巴罗斯1963年的教学实践。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普遍用于执业医师考试。目前更广泛地用于医学生、医学教育培训及日常考核当中。在我国的发展运用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在医学教育首先培训和使用了SP2000年以来,扩展到更多医科院校及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当中。现已广泛运用于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护理培训、住院医师过程及结业考核等方面。

二、为什么?

一是可控性。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能直接在病人身边学习,通过直接接诊病人、观察病人,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这个病人出院了,后来的学生就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即使没有出院,教学工作得首先征求病人教学同意,尊重病人意愿和隐私。所以,对很多临床病例的学习样本(病人),是不可控的。这就减少了很多医学生学习的机会,怎样使这些资源变得可控,SP是个不错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临床典型病例,或不常见病例,培训像病人一样的演员,由他来表现出相关的症状、感受,虽然效果差点,但却可随时根据教学需要安排这样的病例。

二是高效性。经过标准化培训的SP,不仅是可控的,而且是可复制、可重复的,一个病例可多人,甚至上百人,千人一起观摩、受训。使教学效率和效果都大大提升。

三是公平性。为什么考核工作常用SP,因为SP在考核中的表现和回答是程序化的,考生问什么,怎么答,是有角本的,他所能提供出来的信息是相对一致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考试工作的公平性。

此外,SP还有其他优点,如可有效规避道德伦理及病人风险等。所以,SP越来应运越广泛,也越来越专业,甚至现在还出现了标准化病人家属。

三、怎么做?

第一点,需要团队协作,反复训练。从临床提炼典型、合适的病例,根据教学目的,围绕教学重点,认真编写SP脚本,并对SP进行指导培训,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相互配合协作。就像今天大家在这里培训,回头是否在教学培训或考核中应用得好,要看下一步大家所在团队的配合与努力,否则,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即便是拿别人写的脚本来做SP,也要反复揣摩和训练,并请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校正,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病人本身。

第二点,需要师从病人,求真求实。以病人为老师,扮某一疾病的SP,可能他本人并没有过得这个病的经历,如何扮演,课堂上老师教教,能学会么?最好的老师是患者,他的感觉,他的痛苦,他的表情,病人自己最清楚。比如痛疼,是刺痛,是隐陷作痛,还是阵痛,不同的疾病表现是不一样的。你表现出来的,讲出来的,与病人不一致,就会误导学生,所以,只要有机会要多向病人学习,多走近临床,多与病人沟通、请教,我们才能演好病人,做好SP

第三点,需要有同理心,懂心理学。有一次在一家医院观看一个教学活动,有人扮演病人家属,医学生要练习“如何告知坏消息”,当他给这名病人家属演员交流时,说“这是病人的病危通知书,如果选择做手术,就要请您签字”,这时这位家属演员竟然面带笑容接过病危通知书,这是非常不合情理的。SP要有同理心,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不能违反常识,力争从情感到行为,为考核对象或为受训者,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临床情景。这样才是一名优秀的SP

最后提醒一点:使用SP只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种,代替不了向真实病人的学习,也代替不了其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为一名医学生或临床医生、护士,只有综合运应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