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RIPv1与RIPv2看Classful与Classless路由协议的路由选择

(2007-01-27 09:24:45)
分类: ~~~ IGP ~~~
我们知道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但是否了解他们具体在路由选择上的区别?
 
对于RIP来说,同样的一种协议,具备了两种不同的路由选择方法(RIP V1和RIP V2),一种是做为有类路由协议的代表,而另一种就成为了无类路由协议的鼻祖。这无疑形成了最好的比对。
 
一、在执行路由表查询时,RIP v1首先检查的是目的网络的主网络位。从大到小
假如现在有数据包需要发往10.1.0.0/16这个网段。
1、首先路由器会在其路由表中查询有无符合10.0.0.0这个A类网络的条目,如果有,则正常转发;如果没有,则丢弃并返回ICMP包,目的地不可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
2、第二步,路由器会继续向下查询有无子网匹配,如果有,正常转发;无则返回ICMP消息:目的的不可达。
 
 
二、RIP v2可以说是恰恰相反。从小到大
它忽略目的地址的网络类型,无论是A类也好,B类C类也好,v2版的RIP只是在其路由表中执行精确地按位匹配查询(Bit-by-bit),它首先检查的是掩码位数最长的,如果有32位掩码的路由条目,则这条路径会被优先检查,其次是24位、16位等等。同样,不匹配,返回ICMP包。这里典型的就是默认路由的检查,将会被放在最后,因为默认路由的掩码位数实际上是0位,所以直到路由表中所有条目都不匹配的情况下,才会用到默认路由。
 
 
以上的结论大家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理解记忆起来才会比较深刻。方法非常简单,三台路由器串连,分别改变路由器RIP版本号及接口IP地址掩码,使用show ip route、debug ip rip观察路由选路以及更新过程。这里就不再列出详细步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