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
(2022-11-13 16:08:56)
标签:
教育文化情感时评残疾人 |
分类: 心理健康观点 |
那天,我和妈妈陪老爹去医院做针灸坐公交车,某站上来了一个腿有残疾的男孩。我马上从台阶上的座位下来,让他坐,他礼貌地说了谢谢。但因为座位在台阶上,他坐上去较艰难,因此没坐。
公交车上离他近的人们马上参与到帮忙的行列:这个把自己方便的座位让给让他,那个扶他坐下,两个人抢着安置他的小推车,一个人踊跃地帮他放好提包。整个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男孩的几十句“谢谢!”
济南人真是好啊!
这个残疾男孩真是好啊!
三十几年来,我坐公交车,很少见残疾人。记忆中好像仅这一次。我猜测,是很多残疾人自卑,因此足不出户。
这个残疾人不一般,他乐意出门,不怀恶意揣测健全人,对帮助他的人心存感激。
这让我想起一幅漫画:
一个单腿截肢的男孩,收到妈妈的礼物,是一只三条腿的小狗。男孩很生气,回屋狂打游戏。
小狗衔着球找男孩玩儿,男孩不理它,它就自己兴高采烈地玩儿球。不久,小狗因残疾腿脚不灵便,摔倒在地,小狗开心地爬起来,兴高采烈地继续玩儿球!
男孩儿受到启示,含泪向小狗道歉,小狗再次衔着球走向男孩,男孩儿终于配合小狗,一起玩球。小狗玩儿球的过程中不停地摔跤,每次都兴高采烈地爬起来,接着玩儿……
男孩儿看着看着,汪汪的眼泪哗哗地淌……
男孩儿对小狗说:“你跟别的狗不一样,你一点都不把少一条腿当回事。”
小狗仿佛听懂了,歪了一下脑袋,竖起一只耳朵,看了看自己缺失的那条前腿……
小男孩这时拄着拐对小狗说:“走,我们去外面玩儿!”
我又联想起眼前坐公交车的这个残疾男孩,他真好!他没把残疾当回事!**病人也该这样,不要把**病当回事!
我又想起另一个故事:
父亲觉得儿子没有男子气,把儿子交给一个高僧调教。过了三个月,父亲到寺院来领儿子。高僧安排了一次比武。只见儿子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接着打。
高僧问这位父亲,怎样?父亲很不满。高僧说:“你没看到你儿子每次被打倒都重新站起来了吗?只要重新爬起来的次数比被打倒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
对待疾病也该这样!每次发病后都要努力康复!发病怎么了?康复了不就好了吗!加强自我修炼、锻炼身体、合理膳食、早睡早起,永不放弃!永远积极!这,就是胜利!
看着眼前这个残疾男孩,我由衷地赞叹!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