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56fc0caagw1eybqutxoqej20dw08q0th.jpg2" TITLE="“找理由”式辩论 2" /> (测试换一下题图,看看访问量会不会增长)
2.得失问题。学会量化,避免空谈。
第二类问题可称为得失之辩,与喜好问题不同,它们有可能通过讨论得出共识。
有个历史悠久的批判口号,叫“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印在八九十年代教材上。那时没文化的穷人被视为无力追求更好生活,需要政府管制的群体。如今大家脑子活络了,就会有疑问:穷人明知越生越穷,甚至被罚款牵牛扒房,为啥还拼命超生?他们就这么不愿致富?正常人难道不该是因为生孩子能带来利益,才有动力生吗?
现在我们就针对“越生越穷”这个问题作模拟辩论,双方列出理由:
正方:穷人本身财富就少,生几个孩子后,进一步摊薄,无法给每一个小孩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教育。后代也就没有办法跳出原有阶层,越生越穷。穷人之所以拼命生,是因为一来不懂得考虑这些长远利益,二来缺乏避孕知识。
反方:穷人生多个孩子,抚养成本仅增少许,除食物需要多备几份,衣物书籍玩具等均可兄弟姐妹复用。孩子成年后回报却倍增,何况下一代远比上一代赚得多。所以穷人若能保证基本抚养条件就会倾向多生。
讨论喜好问题时,我们倾听不同观点,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生活环境和独特选择,但得失问题不同,它有客观答案。
在得失问题上,不停找各种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并驳斥对方,这是典型的空谈。说辞很容易找,但所有理由都要靠数据来检验。为了验证是否“越生越穷”,我们可以找几个村庄,选取数十个(有条件可以更多)贫困线以下,起点差异不大的穷困家庭,按后代数量分组跟踪。考察生零个、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的家庭,它们全家(或者某一代人)的财富状况变化。
多孩家庭相比单孩家庭:
是抚养期更穷困?还是成年期也更穷困?还是养老期穷困?
如果全程都更为贫困,那么宣扬少生(但并非强制)是合适的做法。如果仅是抚养期变得贫困,成长后回报却更多,那么应该在抚养期由政策对多生的孩子予以补助,成长后则通过税收返还。当然现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政策的改变也会影响人们生孩子的偏好。但有了客观数据,至少可以否定90%以上的理由。
在辛苦调查所得的客观证据与数据面前,辩论时随口掰扯的理由就非常cheap。那如果大家都拿数据,网络就会清净很多吧?情况可没有那么简单。
例如这几年我看过不少讨论计划生育得失的文章,有民间研究者的,有时评作者的,也有媒体报道和专家访谈。抛开其他高深的东西不谈,他们光在“中国的生育率到底多少”这个问题上,就有很大分歧。我个人就至少见过这些生育率数字:1.18,1.2,1.4,1.5,1.55,1.6,1.65,1.8。假如你从人权角度谈计划生育,批判违背妇女意志强制堕胎,那这些数字并不重要。但如果你从人口或经济角度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却连最基本的生育率都能偏差50%,那还讨论什么?
他们每个人的数字都有来源,比如经常有人引用统计局的历年出生人口数:
http://ww1/large/56fc0caagw1eybqmv37tfj20500d8wgq.jpg2" TITLE="“找理由”式辩论 2" />
表格: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数
考察上图数据,你会发现1999年是个极其奇特的年份,那年出生人数比四年前的1995年锐减1/3。而两年后的2001年又反弹回来了,增长50%。如果讨论者采用的年份不同,自然会出现生育率上的重大分歧。但这时问题来了,98年在生育政策或经济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全国1/3的育龄人口选择当年不怀孕,第二年不生小孩?
我个人认为如果有人要写什么《国情教育读本》的话,这可以作为入门第一题,至少能给99%的学生一闷棍。
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个统计数据(包括前后几年)是错误的。或者说得主观一些,是造假的。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既然你说它错,那你应该有准确数据,什么数据能比统计局更准?如果没有,那你凭什么说它错?它造假的动机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是本文有能力讲清楚的,留给大家。
之所以生育问题人人可谈,因为它确实简单,出生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平均一对夫妇生几个……就这么些数据。比如问你:现在开放单独二胎,一年多生70万人,那全面开放二胎会多生多少?去查人口数据,非独夫妇比单独夫妇人数多八倍,那么一年应多生70×9=630万人。再查年龄结构,发现非独夫妇平均年龄大很多,那么这个值可以往下修正,也许真实情况会在400万到500万。只需小学水平,你就能估算个八九不离十。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中国人口研究者的水平,就体现在清理假数据和计算真数据的能力上。而民间科学家往往直接取用符合自己意愿的数据。这是讨论中需极力避免的。
尽管数据如此重要,然而中国却极不重视。前些年曾发生过全部省份GDP增长率都比全国平均高三个点的闹剧,它的失业率等数据常年不变,你明知是假,却找不出人负责,甚至没多少人认为有人需要对此负责。高度污染、不受信任的数据,是网络上频繁口水战的根源。
(未完待续)
前一篇:“找理由”式辩论 1
后一篇:“找理由”式辩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