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同为时事评论员的绿妖生活店店主@五岳散人 和逆戟鲸联合创始人@Paul郑褚 ,在雕爷牛腩店主的见证下,优酷直播通过品蟹识别阳澄湖大闸蟹的胜负。最后五岳散人只品出两组,当场认负,店内部分商品惩罚性打三折。
之所以给他们打打广告,因为我觉得比起网络上喷口水、不停造谣搅浑水、转移话题的常态,优酷面对面是个好风气。为这事大家都付出了成本,散人给了高折扣,郑褚付出了至少2%(纯随机选择时赢的几率)生吃Macbook的风险,雕爷火车到产地取材,提供厨师服务员,一家分店当天晚上停业。总是得回点本鼓励一下。
在网上讨论问题时,因为逻辑普遍较弱(这不影响他们嘴上挂这个词),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讲道理”,什么是“找理由”。为了特定的论述目标,说出几条理由是非常容易的。语言技巧强的人,能够把相互矛盾的观点都论述得让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些理由无法通过基本的科学测试方法,比如单盲或者双盲测试。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道理”,不具备严谨的逻辑,只是迎合了你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迎合了你的偏见,所以你才认可了它。
在这场斗蟹中,偏见是,蟹的味道和产地相关,阳澄湖的味道最好。具体的理由,散人能说出很多。但从最终双盲的结果看,蟹的味道可能确实有差别,然而好的是太湖蟹,不是阳澄湖蟹。当然,这些味道的差异,未必与产地相关,更可能由其它因素造成,比如两批蟹处于不同的生长期。
无论是单盲还是双盲的测试,都意在去掉主观性的影响,感情会影响人们对事务的评判。假如开场前告诉散人哪些是大闸蟹,他同样能讲出很多这蟹怎么怎么好吃的“理由”来,并且保证说服一大批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评论员们在媒体上口沫横飞地论述一件事,他们用的论述方法,到底是“讲道理”,还是在“找理由”,我们都可以通过自我单盲测试,或者鼓励他们参与现场盲测,进行评判。那这样的活动需要注意什么呢?
1.对结果的评判要尽可能去掉主观性。
如果有人说,我来评测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那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测试。因为“好”并没有标准,是一个主观判断,你喜欢它,会找出各种理由说它好,反之也总能找出各种理由说它烂。
比如我写的这篇博客,评价它好不好,这是不会有结论的口水战。但如果给出多个不告知作者的样本,要求对方找出哪篇是破桥写的,这就是典型的盲测。
2. 防备拖延
精于构陷的高手会满口答应上台面对面,或进行盲测。但他接着会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拖延,比如质疑规则、质疑主持人、质疑样品等等。当然,拖延并不影响他每天热情满满地在网上进行各种阴暗的攻击。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意识到,对方在耍赖,他为的是拖过舆论关注的窗口期,只要拖过了大众对这件事的关注期,他的信誉就损失得不多。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家对基本的讨论规则具备敏感性。什么样的理由是荒诞不可接受的,需要有基本的情商去识别。想质疑总是能找出理由的,比如:螃蟹吃得太快影响品尝;阳澄湖的蟹没到捕捞期;服务员是蒙面的,一看就是在掩盖郑褚帮凶卧底的身份等等。如果找这些理由拖延,我们就无法看到结果。只有在双方都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通过这样的盲测得出结论。
3.尊重第三方
当赌赛的双方选出第三方以后,由第三方安排并得出结论,为的是保证评判的中立性,防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假如一方开始认可了主持者以后,却找出各种理由翻脸质疑,那么这件事也就难以进行了。最后多半是双方各自宣布胜利。
有些人满口喊着求真,其实并不会求真,每天造谣传谣。他们并不懂自己说的是什么,怎么做到这一点。想让真相扑面而来,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还有规则和尊重规则的态度。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一些,成为网络上新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