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破破的桥
破破的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76
  • 关注人气:6,8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速算,随便写几句吧

(2014-01-24 17:12:52)
标签:

杂谈

    昨天对一帮伪科普吐了两句槽,本来不打算说什么,因为不愿意加入这场靠情绪瞎掰的群体运动。结果还是得到了“初中生简单培训就能算出来”、“破桥鄙视华罗庚门徒”、“不可知论”等评论。考虑到面对的是一群妄想症患者,我就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讲,不照顾读者智力了,看不懂不要怪我。

  节目的三道题,一道是高次幂6^13(6的13次方),这道题是观众出的。对于高次幂精确值,我不记得有任何取巧算法,只能通过重用中间结果,减少运算次数, 普通人可以口算到36^6*6这步,如果计算能力较强,可以口算到46656^2*6。至于46656的平方怎么算,至少本人是做不到在现场那点时间直接口算出来。当然,可以解释为背诵了1-9的20以下次乘方的数值(老实说这解释有点牵强)。

 后两道是高位开方估到一位小数,由于是估值,所以技巧多一些。这不是一个科学测验而是电视节目,所以我不知道初定的题型范围怎样,假如限定范围是15-20位数开5-15次方的话,无论是背诵区间,还是背诵对数表(这是目前大家提的两个主要方法),要背诵的数字(不是数,是数字)恐怕已超过10万了(我没有计算过,但大致如此)。这些无意义数字背下来可能性已经很小,何况这和背圆周率不一样,做题时还需要一个检索过程,确认输出哪些数据。大脑怎么能在短时间内检索这么多数据,很难解释。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底下鼓噪,却不敢上节目的原因,说得都貌似有理,其实真做道题,哪怕你手里攥着本对数表,照样铁定丢人(哦好像某人上节目访谈当场算错还错到了天边,已经把脸丢干净了)。

 再者,解释为记忆能力是思维懒惰的表现,存储空间越大,自然越可能找到时间复杂度越小的算法,如果存储空间无限大,什么题你都能算。但它忽略了首先记忆空间是有限的,其次记忆是需要检索的,检索行为本身也是运算过程。这一点学计算机的童鞋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越大的记忆体,检索时间必然越长。

还有人贴出了华罗庚的文章,恕我直言,他文章中提出的方法只解决少许特殊案例,却并不解决该节目中的任何问题(欢迎大家使用其方法自行计算),贴该文章是【诉诸权威】手法,本质是没有看懂。记住:并不因为你转了篇华罗庚的文章,就成了“华罗庚门徒”了 ,那是妄想症,得治。

一开始的指控是“速算很容易”,后来发现这些“科普”都不太靠谱,压根算不出来, 指控就变成“这是骗局”啦?太丢人了。发现靠自己智力搞不懂,就说是“骗局”,这种态度不对。

作为观众,我们只能看见结果,去倒推测试者是如何计算的,可能有很多种方法能够得到这个结果,所以本人的推测只是可能性的一种。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通过训练,测试者在脑中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对这类问题的计算组件(人的计算、记忆、逻辑推理本质都是神经的互联方式构成某种结构)。通常情况下,人们经过的普通的教育训练能够在脑中形成能够得出单位(或双位)加减乘算式结果的神经结构,其效果是你可以一眼看出这类算题的结果而不需要计算,然后运用该结构去计算复杂的算术问题。假如某人能够训练出实现更加复杂的计算功能的神经结构,那么他自然能够算得更快。这很有趣,但我认为是可以理解,也是现实的。

其实类似的现象我们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发现,比如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很大,可以视为一类特殊算题,普通人可以算上五六步,而职业高手却可以在局部计算三五十步,并弈出该局部的最优着法。具体到底怎么算的?你问高手,高手未必能说得清楚(如果能说清,围棋的算法就不会那么难编了)。可能就是感觉下这里好。这同样也是训练的结果,可能某些局部的计算已经在对方的大脑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块。节目中那个通过斑点找狗的人,其脑中的识别算法同理。

 这就是我对此事的解释,这个解释可能是不正确的。具体究竟是怎么运作,是需要研究的(也许不是个目前科学手段能够研究透彻的问题但很有趣)。作为一个提高大家科学兴趣的科普节目,可认为是成功的(至少在硅谷这里,很多人都对此感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