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28《长城》邮票与普29《万里长城(明)》系列邮票释疑
(2012-04-01 20:37:28)
标签:
集邮集邮研究长城普通邮票释疑独步天下杂谈 |
分类: 其他邮文 |
普28《长城》邮票选题的确定,是原邮电部为了适应邮政通信对邮资凭证的需要和宣传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邮票主图将主要表现长城的关隘,并计划以1995年10月5日发行的“金山岭”、“山海关”和“老龙头”这3枚邮票作为“长城”系列普通邮票的第一组,以后陆续发行以其他关隘为主图的邮票。也就是说这套邮票原本应是由几组多枚图案组成的系列邮票。笔者记得当时《长城》普通邮票首发式是在山海关城楼东门外举行,而城门上的横幅上就写着“长城系列邮票秦皇岛首发式”12个大字。
这套普通邮票发行以后,原邮电部邮政司接到一些群众的来信来电。有的认为过去发行长城题材的邮票偏少,这次发行长城系列邮票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弘扬长城文化,增强人们对长城的保护意识。有的认为这套普通邮票的标题不够贴切,标题应该注明这是明代长城,而且是“万里长城”。因为自秦朝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曾修过长城,长城的起止、长短并不统一,在明代就曾先后修筑长城18次。现人们所看到的“万里长城”,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明代长城有大小关塞隘口近千处,发行系列邮票需要从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关隘。
原邮电部邮政司对这些反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决定继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此,原邮电部邮政司和邮票印制局派出有关人员与中国长城学会的专家,就长城系列邮票的选题问题进行了座谈,希望专家们对此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座谈会之后,中国长城学会组织力量,经过反复推敲与筛选,提出了邮票选点方案,郑重地写了一份建议书,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邮政司:
根据1996年11月14日座谈会精神,我会将中国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选点推荐给你们参考。
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选点方案:
1.虎山长城 15.娘子关
2.九门口 16.独石口
3.山海关 17.得胜口
4.老龙头 18.偏
5.喜峰口 19.宁武关
6.黄崖关 20.雁门关
7.慕田峪 21.边靖楼
8.金山岭 22.花马池
9.古北口 23.三关口
注:5、13、19、24、27五个关口为备用
中国长城学会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五日
收到中国长城学会的建议书之后,原邮电部邮政司又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调整原定的《长城》系列普通邮票的发行计划,原则上采纳中国长城学会推荐的选点方案,并将这套系列普通邮票的标题由原来的《长城》改为《万里长城(明)》。按照这个方案,由邮票印制局重新组织图稿设计,于是有了普29《万里长城(明)》系列邮票的发行,也因此在普28《长城》普通邮票与普29《万里长城(明)》系列普通邮票中都有了“山海关”和“金山岭”的邮票名称,只不过在所画的图案上略有差异。
中国长城学会建议书中所推荐的邮票选点共27个,而《万里长城(明)》系列普通邮票则实际发行21枚。建议书中附注的“5.喜峰口”、“13.倒马关”、“19.宁武关”、“24.下马关”和“27.沃野镇”这五个备用关口,均未入选《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系列;建议书中“4.老龙头”因在先前发行的《长城》普通邮票中已经被采用,故未重新入选;建议书中的“16.独石口”也被淘汰出局,取代它的是27个选点之外的一座关隘,也就是1999年5月1日发行的《万里长城(明)》(第五组)邮票中的“黄花城”。据罗哲文先生所著的《长城》一文介绍:“黄花城关,处怀柔西北、昌平明陵东北,东边慕田峪,西边居庸关,为京城北门重要关口。墙体保存较好,颇足观瞻。险要处有十八蹬,民谣:‘十八蹬,高人天,鹰飞倒仰猴难攀,一个碌碡滚三天。’”。
(作者:龚达才
志
全套枚数
全套面值
发行机构
雕
整版枚数
参考价格(盖)
筋
备
图序
3-1
3-2
3-3
志
全套枚数
全套面值
发行机构
雕
整版枚数
参考价格(盖)
筋
(21)嘉峪关20.0-25.0(元/枚)(旧)
备
图序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