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铅矿上亿国资何以半价转让?

(2008-08-24 00:5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案件回眸
甘肃铅矿上亿国资何以半价转让?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2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XHTV兰州专电(记者:王志恒、张锰、张泽远、董劭) 
      1.3亿元国有资产,5000万元转让成功。(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不知道这是怎么评估的,无人知无人晓。)违规转让,国有资产流向何方。(他们私下就把它了断的话,在某中程度上就是暗箱操作。)敬请关注《新华纵横》—上亿国资何以低价转让。
     最近,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一大铅锌矿--陇南磨沟铅锌矿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价值1.3亿元的国有资产以5000余万元的价格向管理层转让,致使上亿国有资产流失。那么,这上亿元国有资产通过什么途径又是如何进行低价转让的呢?
    叶有堂是西和鑫达矿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企业是一家以铅锌冶炼为主业的民营企业,2005年4月份,听说位于西和县的陇南磨沟要整体转让,叶有堂认为这个矿是一家很有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的矿山,决定进行投标。但仅仅过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矿山的改制就全部结束了,铅锌矿被整体转让给原矿山矿长安福来等管理层手中。
    西和鑫达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有堂:这个企业一年就要盈余几千万上亿元,情况最不好的时候,一年要盈余1000多万。过了一个礼拜,他们就改制完了。我当时给县上打报告,县上没有管。
    陇南磨沟铅锌矿是西河县最大的国有企业。陇南磨沟铅锌矿地处中国第二大铅锌矿床上,每年铅、锌矿粉产值2亿多元,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县财政80%的收入都是来自此矿。
    2005年4月,陇南磨沟铅锌矿完成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前期改制准备。西和县政府最后确认,磨沟铅锌矿总资产1.3709亿元,企业净资产5244万元。6月10日,西和县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准磨沟铅锌矿整体出让给原企业矿长安福来等四名管理者。
    恒安公司董事长原磨沟铅锌矿矿长安福来:改制的根据就是市委出了74号,市政府出了51号文件。 
    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企业国有资产向管理层转让的规定》第五条第三款又做出限制:“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但记者调查时了解到,在整个改制过程中,西和县政府既没有向社会公开磨沟铅锌矿国有资产转让信息以寻找受让人,也没有进入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转让公开。
    西和县财政局副局长杨海勇:(产权要进场交易,公开进行,这个你们做了吗?)这个因为我们陇南没有交易市场,就陇南没有。陇南磨沟铅锌矿,按照有关政策,县委政府最后决定,产权交易有三种规定,一种是进场交易,一种是协议转让,就采取了协议转让的这种形式。(向社会公开了吗?)向社会……,这个就是向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层面都是征求过意见的。尤其我们这里又没有网站啥的,没信息。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地处深山沟的磨沟铅锌矿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不存在信息无法公开披露的困难。另外,甘肃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兰州设立了专门的产权交易中心,并于5月30日在《甘肃日报》上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管理的紧急通知》,并强调要切实执行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尽管有各种文件的规定,但西和县政府还是选择了协议出让的方式,确定原企业管理层安福来等4人作为国有资产受让人。改制完成后,安福来和其他3位股东将5244万元受让所得净资产注册了一家名为恒安工矿贸易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
     西和县企改办主任杨来良:(为什么要采取协议受让的形式改制?)因为我们西和的企业改革整体上大多采取协议转让的形式,再一个改制当中我们县上没有产权交易的单位,地区也没有产权交易单位,我们改革的基础条件就是这个条件。(省里有吧?)省里有。但是我们县上和地区都没有,所以我们定下来协议转让这种形式。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对磨沟铅锌矿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时,西和县财政局委托的评估机构对当地赵家山一处面积达到21312亩的林地当作荒坡地进行评估,最后作价仅24.2956万元,平均每亩不到12元。当地林业部门有关人员介绍说,当年为造林,铅锌矿已经投资700余万元。而这些树再过两年,就可采伐并产生经济效益。
   西河县林业局长宋双权:(大概投资多大?)就是几百万,七八百万。 
   西和鑫达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友堂:林子里像这样两个手握不住的树,大家看一下,一亩地就要值几千块钱,已经成为材料了,明年就可以剁椽子了。
   而安福来表示,把这么多山林当作山坡荒地进行评估,是因为林业投资周期太长,至今没有收益,当作在建工程对待,没有评估。 
   恒安公司董事长原磨沟铅锌矿矿长安福来:因为林业的在建过程时间太长,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能够建成的,什么时候成林,什么时候基本建设结束。 
   西和鑫达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有堂:像这样的3万多亩林子评估上20多万元,这谁都不相信,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不知道这是怎么评估的,无人知无人晓。 
    西和县国有企业改制办公室认为,陇南磨沟矿的改制履行了国家对于国企改制的所有程序,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西和县企改办主任杨来良:就陇南磨沟铅锌矿形式,我们也请示过地区企改办,地区企改办电话我们进行汇报,最终确定同意采取协议受让的改制形式。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铅锌矿委托评估的费用竟是企业自己提供的,显然这违反了《企业国有资产向管理层转让的规定》中改制企业管理层不得参与企业资产评估的有关规定。
   西和县财政局副局长杨海勇:(委托评估经费是谁出?)评估经费是企业上出。(你觉得合适吗?)这个因为我财政上困难,……。(财政困难能不能作为不按程序或者说不按规定办事的借口?)我想,不管哪里出钱,反正委托我是按照程序进行委托的。
    至此,上亿元的国有资产在没有公开征集受让人,也没有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的情况下,在西和县政府和磨沟铅锌矿管理层的操纵下,被管理层低价收购了。
    甘肃省国资委副主任林维邦:矿产权是国有的,一个非国有的企业要占有这个国有资产,或者一个国有企业要转让他的国有产权,必须要评估,按照评估的价格来做价,对外竞卖,通过竞争竞争性地拍卖,才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如果说是跟谁也不讲,他们私下就把它了断的话,在某中程度上就是暗箱操作。
   有关国有资产转让的问题,中央三令五申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基层有关单位无视中央法规政策,违规操作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据悉,甘肃省陇南市这次违规转让国有资产的行为已经引起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目前,甘肃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已经发出督办函并派人到陇南市调查这次违规转让行为。感谢收看本期《新华纵横》,明天见。(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