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思考:如何引导偏理娃阅读历史地理类书籍
2015年9月7日
德昀今天7岁5个月零25天了
如何引导偏理娃阅读历史地理类书籍?这个问题将是我们在德昀二年级这一学年中的主要“课题”。
整理德昀假期阅读的书籍,《危险大百科》《儿童好奇心大百科》《儿童百科百问百答》《我们爱科学》《数学童话故事》系列《跟着福尔摩斯去探案》等等,对数学的喜欢位列第一,其余也大都是和科学类有关,相反,我给他的《吴姐姐讲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历史地图绘本》等书,翻翻就放在一边。
这个假期有三件事,引起我的反思。
第一件:通过参观博物馆学历史
假期带德昀去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没想到竟意外打开了孩子关注历史的心门。参观之后,小朋友央求我买了一本《甲午海战》,反复阅读了数遍,之后在小大使的中文演讲中又讲了马关谈判——李鸿章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对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开始关注中国近代史。再翻看《中国历史地图绘本》的时候,对晚清国殇和洋务运动看得特别仔细,因为有他知道的熟悉的甲午战争和李鸿章。
第二件:通过看电视学历史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视里各台都在播放抗战的电视剧和电影,小朋友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开始关注,我给他买了《小兵张嘎》《闪闪红星》《战马》等书,去白洋淀游览之后,小朋友扮演了一次小兵张嘎,看到了写这本书的作者的照片,坐着小船在白洋淀的芦苇荡中穿行,真正地感受到了白洋淀上的好风光,对小兵张嘎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三件:通过游戏学地理——为制作大富翁游戏盘查地图
几日前小区里的孩子们组织了一次跳蚤市场,德昀做了“买卖”后,突然想起他的大富翁游戏,把卡片都找出来之后发现游戏盘没有,就先自己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写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地名,问我和先生,我们建议他去查地图。于是在比赛的前一天,也不背演讲稿了,自己拿着纸笔,趴在姥姥家墙上挂的世界地图下面,边查边写,而且写的非常认真,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制作完成,看那字写得比平时练书法都漂亮认真,问他怎么写这么好,回答是好不容易弄的一个游戏盘,千万不能写坏了,写坏一个字就得重写。
先生就说:“你看,你不是不能写好,只要认真就能写得非常好吧。”所以,孩子愿意做和不愿意做,主动做和被动作的效果完全不同,字也写好了,地名也写清楚了,完全出乎大人的意料。
这三件事让我反思我自己的想法,我想引导孩子喜欢历史地理只不过是读书而已,孩子更喜欢的是在实践中求知和探索,比如他在实践中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成立的时候雄踞亚洲第一的铁甲水师六年后竟然全军覆没?他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会去关注甲午海战的前前后后,而不是我们告诉他甲午海战在1894年发生,结果是什么,让孩子自己去求解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乐趣。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读万卷书,还是要让孩子行万里路,行之后,去求知,才会知道的更加有乐趣。
二年级,要有计划地带德昀参观一些“名胜古迹”,跟着“唐诗去旅行”也好,跟着“名人名山”去旅行也罢,要让孩子走近历史人物的生平,走进历史事件发生的旧地。循着足迹、跟着问题去书籍中再去探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