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思考:教育,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2015-01-11 10:48:00)
标签:

育儿

孩子

家长

兴趣班

父母

分类: 育儿读书笔记与思考

                                                育儿思考:教育,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2015年1月 11日                   德昀今天6岁9个月零29天

 

         今天看了一则某专家关于教育的解读,说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是家长缺乏安全感,提到是父母对 未来的焦虑 ,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动摇了自己明知是正确的育儿理念。

 

        我觉得其实是有很多的家长并不真的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育儿理念。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我认为对不同的孩子,正确的道路不只一条,任何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是同一种模式。

 

       有的家长说我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不送孩子去补习班,不给孩子报兴趣班。快乐的童年与补习班和兴趣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吗?有的孩子在学前识字,能够自主阅读,也会有专家站出来说不提倡学前识字,不要对孩子拔苗助长。其实这些话,只要看一看历史上古往今来的有名的人物的成长经历就会得出结论:白居易,胡适即为典范。

 

       有的孩子提前学习,到小学三年级后出现成绩下滑现象,也有专家归纳总结为N条早学习的弊端,其实根本点在于早学学的是知识还是能力?早期教育更重要的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在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观察孩子每天成长变化的思考中,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同时,在阅读任何教育理论的时候都要有质疑和探究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

 

      孩子和孩子的不同其根源就在于父母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亦如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有花有草有树,有高有矮,有的粗壮挺拔,有的纤细文弱,但是,每一个都是大自然地礼遇。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同时,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比如我很喜欢行之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但独立做事,更注重独立思考,而单是让孩子自己举着小红旗过马路,就不是一般的家长能效仿做到的,各种各样的担心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我儿曾经自己骑车去上音基课,我虽然同意了,但还是悄悄跟在后面。

 

      由此事,我知道自己有些心还没放下,这实际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便家长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执行起来的执行力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同。

 

      教育是用一个生命感动另一个生命。我们做父母的 ,是否用我们的生命感动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是否用我们的行动给孩子做出了榜样?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同样可以培养出品行兼优的好孩子 ,身教更重于言教。

 

      想让我们的孩子爱读书,我们自己就要读书 ;想让我们的孩子爱学习,觉得学习是快乐的,那么,我们自己在对待工作于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要有抱怨。我的观点是:既然无论怎样都要面对,不能逃避,那么就要快乐地去做,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