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第17周: 孩子的教养要顺势而为

(2014-12-23 09:38:40)
标签:

育儿

分类: 德昀的小学生活

                                            一年级第17周: 孩子的教养要顺势而为

                                2014年12月23日       德昀今天6岁9个月零10天了

 

         放学接德昀和丫丫,丫丫不太高兴,说今天的英语课上他们表演的《丑小鸭》获得了二等奖,《喜羊羊》组获得了一等奖,德昀对此倒不在意,只说有几个孩子表演得不流畅,他和丫丫表演得没问题。

 

        德昀看问题的角度我觉得很可取,在乎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努力的结果,关注自身是否失误而不因为其他人的表现影响自己的心情。

 

       左右我们能左右的,把握我们能把握的,这话对孩子对大人都适用。

 

       刚走了一段路,就听见丫丫妈妈叫我,她开车赶过来了,于是我们就上车一起带孩子回家。丫丫对妈妈提前回来不太高兴,因为她今天想去我们家里玩。我和丫丫妈妈心领神会,满足小丫头的愿望,让他跟着德昀去了我们家,高兴得直跳。

 

       两孩子玩了一个小时,5点丫丫回家,德昀就自己找出一堆的数学侦探书来看,拿着笔,一本一本地做,我叫他去写公文作业,他不应,后来坐椅子上去写了,也全身不自在。我看他那样子,就说:“你要是现在不想写就不要写了,做别的去吧。”

 

       他立刻从座位里跳出来,继续去看他的数学侦探书,边看还边说,妈妈,你看,原来我推不出来的问题,这回我全能写出来了,瞧,兴奋点还在这里呢。

 

      想起刚才看他写公文的难受样,就觉得有意思。在他的兴奋点不在写公文上的时候,我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强制他别扭着写完,二是让他停下来,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做完了兴奋点过去了,再去写公文。

 

      我采取了第二种做法,顺从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制孩子顺从我的意愿。

 

      看完数学侦探书,已经6点40了,德昀要出去骑车,我同意。

 

      七点我下楼找他一起去上钢琴课,因为刚运动完,小家伙精神头十足,琴学得也很好,回来的路上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去写公文,他说现在就回去写。

 

      坐下来,一鼓作气,很快就写完了。我坐在一边看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看得泪眼婆娑,儿子那一边算得兴高彩烈。

 

     之后又复习了语文的生字画了两张画,就快睡觉了。

 

      今天的单词大PK 我们过了50张卡片,《神奇树屋》2读完第十章的第一篇了,今天晚上会把整本书读完。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快乐而主动。

 

      这让我反思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孩子逐渐长大以后,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并遵从孩子自己的意愿,这样他才能快乐地去做,并能从中得到快乐。

 

    顺势而为,为的是孩子的主动探求,而不是强制压迫,让孩子丧失学习的乐趣。

 

    今天课间,学生和我说晚上历史老师会留他们因为会考可能不过,还说历史学不好,因为他们是理科生。文科班的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生物也振振有词,说我们是文科生。

 

    学生的表现值得我们反思,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理所当然地宁愿选择折断自己的一只翅膀,偏坠着去飞翔,即使起飞了,又怎么能飞得更高更远?

 

    联想到孩子的养育,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也是孩子的两只翅膀,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均衡地发展,而不是偏坠着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