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思考: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思考
2014年1月28日
德昀今天5岁10个月零15天了
放寒假了,终于可以有时间安排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了。今天上午在家看了《儿童经典教育》的光盘讲座,看完了,突然就想坐下来写一点相关的思考。
在边观看的过程中边思考在德昀成长的这六年中我们对他所进行的教育,发现有一些地方我们做的比较好,而有一些地方做的就不够甚至是方法出现了问题。
儿童经典教育分为蒙学和小学、大学三个阶段。幼儿养性,蒙学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讲座中提到儿童成长的两大杀手,第一是电视机,被称为是家中的“白痴箱”“插电毒品”“家中陌生人”,第二杀手是游戏机,一台电视机加上一台游戏机,如果再有父母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不用十年,三年一个孩子的一生就全完了。而让孩子远离电视和游戏的方法就是进行经典教育,当然让孩子读经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为2014年我们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引领儿子诵读经典,所以对于如何启蒙以及读物的选择还有教学的安排我比较关注。
蒙学:四岁左右开始,识字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所学著作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或者〈唐诗三百首〉〈弟子规〉,简称为:三百千千弟子规。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识字书写的能力。
学汉字的最佳时间是四岁左右,错过了四岁的识字黄金期,到六七岁再识字,实际上是白白浪费了两年。原因在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不同,汉字如画,见形读音;教小孩子识字,一定要用无图的字卡,否则孩子只认图而不识字,这些我们在德昀的成长过程中都已经一一验证。
德昀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迷“书空”,这实际上是在能认识汉字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个阶段,通过书空,加深对汉字字型的理解和认识,加深记忆。
在上面列的书中,我们没有读〈百家姓〉,所以最近要安排计划把蒙学的内容重新复习一下。
小学:6-7岁,所学著作是〈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我们读了一段时间的〈笠翁对韵〉,但是没有坚持完。
学习〈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目的是让孩子增长全面的知识,培养文字的组合创新能力,可以对景生情,脱口作诗。在古代每个读书人全部都是诗人,而在现在能作诗的只有诗人。
更重要的是,是对培养孩子具有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推荐阅读的两本书〈说文解字〉〈尔雅〉,便于孩子在学写字的时候更好地理解中国汉字的意思。比如意字,是心中之音,比如想字,是心中的影象(相)。
德昀开始对汉字书写产生兴趣,所以在边写的时候要边对孩子渗透汉字文化,也利于孩子的学习。
大学:四书五经。
2014年下半年德昀马上要进入小学的学习,在修身技艺方面要着重以下方面:
为人洒扫应对进退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
如何学其事,父母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做家务扫地叠被,还是学习写字描红,父母做,孩子学,不要只讲大道理。孩子能模仿,照样做即可。
小学要熟读声律,说文解字。
男孩与女孩的教育要有所不同,男孩:乾德教育 ;女孩:坤德教育。
身动心静,文武结合,相得益彰。
经典教育在家庭中实施的方法:
教育之秘在于不教,教学之要在于学。
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
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朱熹
这一点一定要牢记,只需要:小朋友,跟我读;小朋友,跟我唱;小朋友,跟我写。
日有定课,一字一板,字字读响,读到背熟。
读写结合,游戏故事,适合即可。
男孩的生理周期是8年,女孩是7年,所以女孩在0-14岁之前诵读经典记忆效果较好,男孩是0-16岁之前,这之后,理解能力增强,记忆力减弱。
想要因材施教,首先要懂得科学的学习规律。基础没有打牢,就想盖高楼大厦是不行的。
从德昀目前的经典教育来看,虽然基本书目我们都按顺序读了,但是我觉得还存在很多不系统的地方,另外没有达到熟记。
所以下阶段还是要先把蒙学和小学的内容让孩子熟记之后,再重新开始读〈论语〉〈大学〉等,基于目前大学已经读到了8,所以在春节这段时间把〈大学〉先完整读完,春节之后,一切从头开始梳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