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沟通的思考
2013年11月18日
今天让我思考的一件事情是:前几天德昀和一群大孩子玩,我看大孩子戏弄欺负他,就让他不要再和他们玩了。德昀却说:不,我要想办法,他们可以随便制定规则,我也可以学他们制定规则。
比如玩抓人游戏,德昀抓住对方了,可被抓住的孩子说我身上有铠甲,你抓不住我;再抓住,又换了我冻住了,你不能抓我等等。
德昀跑了一圈又一圈,在这一过程中,德昀并不觉得大孩子在戏弄他,他想的是要融入他们当中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事后都在积极想办法。在晚上和他们一起玩的时候,就说我们先手心手背吧,说说游戏规则,之后和他们一起跑着玩了一会儿。
这件事情给我的启发是:我们要向孩子学习如何去融入一个团体。
首先是接纳对方。哪怕对方不讲道理,哪怕对方瞬息万变,要融入,就要先观察,先参与。
其次是适应对方。游戏规则是什么,不是后来加入游戏的人制定的,而是先进入游戏中的人规定的。你有不同意见,也要保留,而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言论。
最后是相互改变。熟悉之后,再开始游戏,先协商规则,然后再一起开始玩。
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慨,是发现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比孩子还孩子的人。
比如:定式思维:为什么我能做到,你却做不到?按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和揣度别人,与对方沟通的时候,明明是好心,却被对方不领情。
中午我就倾听了一场因为误解而彼此气愤的争辩,两个人自己说自己的道理,我边吃饭边听。等她们都倾诉完了,发现问题在于彼此心里的话都憋着,也好,这么一面对面地争辩,两人自己把问题说清楚了。
尊重对方,首先就要尊重对方与自己的不同。男人与女人,性别的不同,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女人和女人,虽然是同样的性别,但是不同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不要把别人想成如你一样,同样,也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更不要想我永远正确,我就这样,你怎么着。
理解对方,就是要接纳地方与自己的不同。有些人性子急,有些人性子慢,急的就别看着慢的难受,慢的也别看着急的不顺眼,各人有各人做事的风格,只要把事情做成了,就OK。
还要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双方想确定一个时间,甲说什么时候都可以,乙说你定吧,都把决定权交给对方,结果没结果。我说你可以设置一个选择题,比如周三和周五,你觉得哪天好?对方也有选择的余地,还有决定权,事情就定下来了,这个办法不是我发明的,是我先生告诉我的。
成人世界里不要说自己还幼稚,有很多事情不是幼稚一句话就可以带过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想最好的解决办法做好,这才是硬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说我为你去做,我帮你去做,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既关系自己又关系他人的,能够利己又利人的事情,比损人利己的事情更值得我们去做。
夫妻之间、同事之间,彼此互相帮扶,看似是成全了对方,其实也是成全了自己。付出爱,收获爱;付出真心,收获真心。
人活着,还是要少一份抱怨他人之心,多一份反思自省之心。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彼此的包容和体谅,多一份为他人考虑的心,自己的心胸也会变得博大,就会觉得生活时刻充满阳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