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16课:加线上的B音和D音
2013年9月24日
德昀今天5岁6个月零11天了
昨天放学后德昀在幼儿园玩完出来的时候,刚巧碰到了他的钢琴老师,问他:现在就上钢琴课可以吗?我们就顺路直接去了钢琴教室,把七点钟的课调到了5点半。
这个时间和我们每次练琴的时间差不多,在幼儿园疯跑一阵,累了边休息边弹琴,孩子在运动之后,弹琴也格外专注。上周我们除了假期三天没有练琴外,每天都到琴房练习半个小时。今天上课练琴的效果就看出来了,老师说课下练习的不错,复习的曲子一遍就过了,接着学小印第安人的下半部分,也是两遍通过,于是开始学《苏珊娜》。
前几天儿子在和我说练琴时的感受时,给我提意见了:在我练琴的时候,妈妈你不要总打断我。因为我听着他的节奏不对,所以一听他错了,就立刻提醒纠正,孩子就有点烦,但是当时并没说什么,还是坚持练了下去。孩子把他不高兴的事情一说,这件事排在了第二,我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多言了。
学习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练习弹钢琴。早晨我在批阅学生的试卷的时候,发现我们做过的题目还有一些学生继续犯以前曾经犯过的错误,就想我的儿子必然也要走一段试错的路,孩子自己体会到这样弹不好听,节奏不对才行,而不是我在旁边喋喋不休地说。
儿子说:妈妈,你又不是老师,你说我弹错了,要不你来给我示范一下。小子和我叫板呢,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外行不要指点内行;站着说话的人不腰疼。我曾经试验过我的十个手指头在琴键上是如何地笨拙,结果儿子哈哈大笑,说妈妈,还是我示范给你看吧。看他的小手灵活地在琴键上跳动,我再次感受到我应该只是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外加时刻鼓掌的人。
这节课,老师重点强调了他的节奏,我用手机做了录象,我不是权威,我可以借助权威的老师来场外指导,晚上给他看自己学琴时的样子,孩子很高兴。
重复也是有技巧的,不要小看重复练习的力量,下一篇专门写一写关于学习记忆的方法,也要讲给我的学生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