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床倒计时:我和儿子的心理准备期

(2013-05-09 07:14:24)
标签:

悲喜交加

下周一

与人相处

父母

男孩子

                               分床倒计时:我和儿子的心理准备期

 

                    2013年5月9日                    德昀今天5岁1个月零26天了

 

     距离德昀自己宣布的5岁2个月和爸爸妈妈分床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房间基本整理好了,德昀想要的小表也买好了。这些天偶尔他会躺到自己房间里的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灯遐想:要是我的房间里也能有一台电脑就好了之类的。

    不再说如果晚上我害怕了怎么办?我想找你们的时候怎么办?而是说:即使是我一个人,我也不害怕,因为我长大了。

    他似乎每天都在为自己打气,一天早晨我要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他对我说:“妈妈,我到5岁2个月的时候要自己做到两件事情。”

    “是什么事啊?”我问他。

    “一是自己睡觉,二是自己上学。”我立刻就否认了他的第二条,姥姥在旁边也随声附和,我否认完后,担心打击孩子的热情,就说:“你先做到第一条自己睡觉,如果你能做到,我们再开始完成第二条。”

    儿子答应说好,一双眼睛亮闪闪的,我怎么看着里面都是坚定呢,仿佛是你看着吧,我一定能做到。

    昨天先生和我说起他同学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事事包办,比如上学的时候帮孩子背书包,现在高考了连写作文准备的材料都是爸爸帮着搜集的,他用这个例子提醒我好父母不是事事代替孩子做好,而是要他学会自己面对和处理问题。

    比如德昀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玩着玩着两个人有矛盾,互相不理了,儿子去找爸爸,先生就说;“儿子,那是你的朋友,你们之间发生矛盾你们自己想办法处理。”

    儿子说:“我现在就要和你们呆在一起。”

    先生说:“你的朋友还在等你和他一起玩,你现在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是不礼貌的。如果你还想继续和他玩,你要和他去协商,你如果不想和他继续玩,你要告诉他今天就玩到这里。”

    儿子出去了,自己去解决问题,然后两个孩子又继续玩在一起。

    小朋友在一起玩,尤其是男孩子在一起,先生说打架是好事,因为只有发生了矛盾才能想办法去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比如德昀在和朋友沟通的时候说:“我们打架的时候一定不能打脑袋,脑袋是特别重要的,有脑袋的人才聪明,如果打坏了,就变成傻瓜和糨糊了。”

    他的朋友点头称是,我听了就觉得有趣,安全与界限就这么自己划出来了。

    最近下围棋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老师说他们现在能过20级,德昀就不敢尝试19级,18级,前几天我鼓励他先和19级下一盘,结果是他赢了,开心,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的。然后开始一天挑战一级,昨天晚上赢了17级,说我明天要挑战16级,自信心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自己也总结:害怕没有用,试试才知道。

    我说你已经做完了10-13级的1000道题目,所以你可以把19路棋盘想象成你要做的死活题,要落子之前想一想最佳着手是哪里,同时注意对方棋子的动向,你就能下能很好。

    我对围棋并不懂,不过是做教师对题目的一种感觉,学问虽有不同,但是方法总有相通。

    当孩子的心理日益强大的时候,在面对自己该面对的问题时,也就能勇敢面对了。昨天爸爸故意问;“儿子,你记得哪天要自己睡吗?”

    “下周一。”儿子清楚地答。

    “你能做到吗?”爸爸问

     “当然能。”儿子回答得非常干脆。

     夜里,我和先生看着熟睡的儿子,我问他;“你相信他真能做到自己睡吗?”

     先生说:“相信,这就和断奶是一样的,主要取决于你的意志和决心,你要帮助孩子完成这次成长。”

     我看着儿子,忽然间就觉得是那样的舍不得,这个在我身边已经睡了五年的孩子啊,一呼一吸都牵挂着我的心,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放手,其实对孩子来说是喜悦和成长,对母亲来说,则是悲喜交加,既盼望着孩子长大,又希望孩子永远环绕身边。

     我该和儿子做的一样好才行,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