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童书不只是孩子的事

(2013-04-09 08:14:16)
标签:

老师们

人和

多人

帮助人

孩子们

                             阅读童书不只是孩子的事

 

              2013年4月9日                 德昀今天5岁零27天了

 

   还是继续读薛瑞萍老师的班级日记。

   在饭后、在地铁上、在走路的时候,不能看的时候就思考,有一点时间就记录。

   今日看到文中一句话:“不仅是语文老师,也不仅是小学教师。每一个教师,每一个想赢得孩子喜爱的父母,乃至每一个想俘获对方的情人,都应当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因为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如果你的故事足够好,而他(她)竟不爱听,只能说明那人是不值得你喜欢的,因为(她)的心已经到了不爱听故事的程度。”

   我是一个教师,我还是一个母亲,所以看到这一段文字,那些陪伴德昀读书的日子,那些在教室里和学生说笑的日子,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片段,居然都是和故事有关。

   有了孩子之后我才开始接触童书,童年坐在矮墙上看小人书的记忆和感觉又回来了,走进童书世界,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童年。

   我开始更多地理解孩子,也理解我的学生。

   在专业书外,我的阅读,几乎都和儿童有关。

   看云如是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固然需要专业技能,然而”进乎技“的——是道。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学科,不管你教的是幼儿园还是大学,道都是一样的。这道就是对来路的记忆和对成长中的生命的敬畏。

   是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我的儿子五岁,我的学生十七八岁,学校里有一个班主任要做一个关于幸福的班会,我看到孩子们关于幸福的调查问卷,学生们回答我感受不到幸福,原因何在?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懂得多少道理,而是能否将懂得的道理付之行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度过幸福的一生。而教师呢,家长呢,我们这些教育者该如何去做?

   童年是我们的来路,由于傲慢和愚蠢,这路被大多数成人忘记——我们需要重温和回顾:童年意味着生长和创造,这力量很多人熟视无睹——我们需要看见和汲取。所以,读童书是所有教育者的必需。

 

    昨天接德昀的时候,他说:“我把我的《日有所诵》借给武老师读一天。”好书是需要分享的啊,是需要有人和你一起议着、读着、笑着的,我陪着儿子一起读童书,他在长大,我也在长大。

    我也知道,今天,武老师一定会把其中的部分儿歌读给德昀的同学听,孩子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可以和他说同样话,喜欢同样故事的人,孩子才会生活得幸福快乐。

 

    我读完的书,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里,我觉得重要的地方,做了批注,和办公室里的老师们一起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