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生病(参加征文)

(2008-09-24 17:10:52)
标签:

育儿

健康

疹子

疫苗

         第一次生病—— 小儿急疹

           文/蝶舞轻灵

   儿子满六个月时,姥爷抱着胖小子骄傲地说:看这小家伙,长得多壮实,多健康啊,长这么大一片药都没吃过,多让人省心。当时我听了,心里别提多美了。谁知这话刚说完没几天,儿子就经历了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烧。

 

   上周四去医院打的疫苗,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一个胳膊给扎了一针。回来后没有感觉有什么与以往不同,只是胳膊上有一个硬结,大夫说热敷就好了。周五吃晚饭的时候,儿子表现的非常的安静,乖乖地坐在他爸爸的怀里,眼睛明显地没有精神。我和老公以为他困了,就抱着他哄他睡觉了。半夜突然就哭醒了,我抱起来哄了一会儿,后来儿子拉了屎尿又接着睡了。当时我感觉儿子身上有点热,但是因为是刚从被窝里抱出来,也就没太在意。周六早上我六点就上班走了,上了一上午的课,刚下车,就接到老公电话,说他开车来接我了。等我到车里一看,儿子正坐在姥爷怀里玩纸呢。

 

   我高高兴兴地接过儿子,一触手,就觉得孩子身上特别的热,就说,孩子身上这么热,把车窗开一下。爸爸听我一说,才说,上午你不在,孩子突然发高烧了,烧的全身都通红,体温计刚放在脖子上一会,拿下来就38度多了。我看儿子在我怀里玩的还好,就和爸爸说:没事,是打疫苗后的反应,过去就好了。

 

   哪知道下午儿子又开始发烧,并且很快就到了39度,头干干的直烫手。原来他的头顶总是有微汗,现在即使吃奶也看不见一点汗珠。睡醒后还是继续玩,但是就是不见出汗。我有点害怕了,给医院打电话,医生让我买一点退烧药,不要让孩子烧的太高。老公去买了泰诺林,给儿子吃了2毫升。过了一会儿,感觉手脚的温度都降下去了,但是头部一直热的烫手。过了四个多小时,又开始烧,吃了药,还是手脚温度降了,头部依旧热而无汗。半夜里儿子醒了,似乎精神还很好,玩了一个多小时,又继续睡了。这样来回反复到了周日下午,儿子又开始发烧到39度,外面哗哗下着大雨,我抱着儿子,脸贴着他滚烫的小脸,泪珠也滚滚而下。老公先给儿子吃了药,然后冒着大雨,我们驱车带儿子去了儿童医院。

 

   去医院后指尖采血化验,问诊后,大夫给确诊为“小儿急疹”,说是半岁多的小儿多发病,烧2-3天,之后疹子出来就好了。孩子高烧的时候使用物理降温,温度太高时吃点降温药。我的可爱的儿子,因为去医院之前吃了退烧药,到医院基本就不太烧了。在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坐在我怀里,居然还要去够医生办公桌上的圆珠笔玩。

 

   回来后就放心了,等着儿子出疹子。果真如医生所说,一觉醒来,烧退了,儿子的前胸、后背、颈下,以及额头都出现了红色的小米粒大的疹子,耳朵后稍多一点的连成了小片,浅红色。儿子发烧的时候如一只小猫乖乖地趴在我怀里,小声地哼哼,连吃奶似乎都没有力气。出疹子时夜里醒来数次,每次都是抱在怀里后就又沉沉睡去。今天看他如往常一样在床上爬来爬去并大声地叫喊,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想想老公是北医毕业的,我也是学生物的,刚刚还在给学生讲免疫,理论的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真是事到临头,即使心里明白所有的病症都是正常反应,但是面对孩子发烧时的苦闹与出疹子时身体不舒服时的折腾,依然是心内慌慌,夜不能寐。睁大眼睛看儿子睡睡时的小脸,整整瘦了一圈。起身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乱乱的头发,黑黑的眼圈,整个人都脱了象了。

 

    经历儿子的第一次发烧,我真想好好抱一抱我的妈妈。听妈妈说,我小时侯经常生病哭闹,她就一直抱着我,现在胳膊都不能拿重东西。人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深恩比海还要深啊。看见我的儿子,就仿佛看见了当年的我;看看自己,也仿佛看见了当年的我的妈妈。

 

    经历儿子的第一次发烧,我还想再对老公说声“我爱你”。老公陪在我身边,做饭、洗衣服,还要安抚我的心情。儿子发烧的时候,我哭着对他发脾气,他却抱住我说:老婆,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有火就冲我发吧。我的爱人,用他坚实的胸膛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港湾。

 

    经历儿子的第一次发烧,我还想对我的同事们说声“谢谢”。我请假在家两天,我的同事帮我代课欣然帮忙令我深深感激。

 

    有了儿子,我获得了更多人的关心与爱护,也因此让我懂得更多“得与失”的道理。

 

    今天雨停了,外面的天气晴朗明媚。想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再回头看看儿子,忽然想对儿子说:发烧也是长大要经历的过程啊,当然,也说给我这个第一次做妈妈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