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节奏为什么会被打乱?

标签:
财经 |
分类: 互联网升级 |
这两三年,传统企业营销节奏被打乱了,打乱节奏主要有两大原因:
1、面对互联网和电商,无所适从。
2、面对销量持续下滑,应对失当。
营销节奏被打乱的表现:正常的营销工作没做,大家都在做不正常的工作,造成营销工作的恶性循环。
企业,面对突发状况,会有应急反应。因为没有预案,没有经历过,智能应急反应。通常应急反应是本能的,不是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的专业方案,本能的反应就是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行业销量突然下滑,这就是企业预料之外。
中国企业过去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企业的差别是增长率的高低之别,因为行业是增长的。然而2014年多数传统企业,特别是家居企业,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销量都在下滑,在是前所未有的。
2014年是下滑,2015年还是下滑,2016年既然下滑,这确实前所未有。如果说之前只有行业做的差的企业在下滑的话,那么这一轮下滑的特点就是行业性的。
没有心理准备,但销量确实下滑,于是多数企业进入了应急状态:保销量。于是乎,正常的营销节奏,就被“保销量”打乱了。
马上就到17年中了,现在回头看,2014年的销量下滑是正常的,但当时一定不会这么认为,因为很可能当时压根就不知道整个行业都在下滑,通常是认为仅是自己在下滑。
十几年长期的增长,使得我们的营销计划和营销节奏是做“增量”,所以所有的准备、考核指标都是围绕增量相关工作。当销量下滑后,工作内容从“要增量”突然转到“保存量”,营销节奏肯定会被打乱。
如果在短期内“保存量”?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就是,“促销”:给政策压库存。毕竟营销界有句名言:没有完成不了的销量,只有完成不成销量的政策。确实,有了政策渠道短期是可以压货。但是如果是行业性下滑就不一样了,普通的销售政策刺激不了,压货效果差了。
于是进入强制压货,强制压货后,经销商非常脆弱,如何帮助经销商消化库存就变成一个大问题,然后大型促销活动开始盛行,大型促销活动本没有错,一场策划和执行力到位的大型促销活动确实能有效带动销量,刺激消费和提升品牌在区域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一味的使用大型促销活动这个“法宝”,不出2年,就会出现不促不销,效果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这还仅仅是第一个恶性循环。
大型促销活动通常是厂商共同投入,所以政策和费用支持,对小经销商或品牌影响力不强的区域就回越来越少,企业终端覆盖率下降,差的区域就回更加的差,反过来又影响了销量。
营销节奏被打乱,就是因为陷入了以上两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2016年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销量下滑是正常的,过去的应急反应不正常,有的企业开始在调整了,而且还有不少调整的不错的。
当然,企业完全放弃“保存量”肯定是不行,毕竟基础销量还是生存的基础。
营销回归正常,一定要弄清楚:对于自己的企业,正常的营销是什么?
作者:程亚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