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三法巧养五脏——脾胃2018/05/24


分类: 养生 |
脾胃者,仓廪之官,脾胃是后天之本,把吃进去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滋养五脏六腑,脾有“三字箴言”即升、燥、运。
http://s11/mw690/001AK1UXzy7kWEDez7cca&690
脾最大的生理特点是主升,第一是升清,第二是托举,维系五脏六腑在体内的位置。临床常见的腹部的坠胀、胃下垂、肛门坠涨、子宫下垂都是因为脾气下陷,失去了“升”的功能。
http://s11/mw690/001AK1UXzy7kWEQqw7E4a&690
升脾法适用患者
升脾法主要用于脾气虚,尤其是脾气下陷的患者,有大便溏薄、气坠腰腹、舌淡、苔薄白、懒言气短、四肢乏力、纳运不健、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人。
柴氏升脾饮
【药材】
生白术6—9克: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
西洋参3—6克:性凉,补气补脾、滋阴益气
炒谷芽6—9克:健脾益气、化湿和胃
荷叶6—9克:升脾气,清热解暑,荷蒂升提的作用较好,荷梗通气较好,此方中用荷蒂。
【注意】如果您需要长期调理,请在此基础上咨询医生后使用。
养生保健粥方【食材】
粳米适量
荷叶(干荷叶用5—10克,鲜荷叶用半片)
【做法】平时煮粥的方法即可。
【适宜人群】主要针对需要升脾气的人群
温脾法有两种,温运脾阳和温化脾湿,人出现脾湿就会生病,需要温中化湿。脾除了运化水谷精微还运化水湿,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差,就会产生内湿,出现湿邪的症状。
温脾法适用患者
针对脾胃虚寒的人群,柴老同样给出了柴氏温脾饮来帮助温煦脾胃。有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白、有齿痕、脉象虚软等症状的人适合用温脾法调理。
柴氏温脾饮
http://s10/mw690/001AK1UXzy7kWGj7xzj49&690
【药材】
土炒白术6—9克:温脾、健脾
砂仁3克:温胃、宽胃、醒胃、醒脾温脾
太子参6—9克:性温,益脾补气、固阳
炒谷芽9克:醒胃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宽胃。
【注意】一人一方,具体克数请您咨询医生后酌情加减。
日常温脾粥方【食材】小米、大枣
【做法】小米和大枣共同熬粥。小米熬的时间要久,要熬出米汁(粥油)。
【禁忌】脾胃实热、痰湿比较重的人尽量不要吃大枣。
“小米熬粥赛人参”,小米粥的粥油的健脾养脾、养胃的作用非常好,不亚于人参,尤其适合体质比较虚,身体比较瘦,脾胃比较弱,动不动就拉肚子,动不动就累,经常气喘的人。
人参属于药,吃多了会补的过壅过热,小米粥很温和,可以常吃,在小米粥里放三两个枣对养胃补脾有好处。
健胃消食小妙招
脾胃弱,又吃了比较多的难消化的东西,出现脾虚胃滞,可以先用生枣开胃,吃20到30个,肠鸣排两次大便,开胃后再吃蒸熟后的同一种枣,起补脾的作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HJVKwcNzwoib2NwQrYy6CSx4ePhNvfvrAsBGVrQoR4r7e7yHtsPTvOCl2jz2wXJyxPHrj9CmleAH2iajYqMpGkXg/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注意】此方法请询问医生后再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枣虽然能健脾补胃,但是吃的量不能大,专家建议一天早上吃两个。枣适合脾虚、气虚、胃弱的人,如果有湿重、痰湿的人最好不要吃。
养脾法适用患者
针对脾阴不足的人群,有体乏消瘦、纳少乏力、脉弱细数、舌红苔少、不想进食、口干口疮、大便干燥等症状的人适合用养脾法调理。
柴氏养脾汤
【药材】
生白术6—9克:微苦,健脾益气
炒山药15—30克:甘平,健脾养阴
党参6—9克:甘平
枣金散6克:鸡内金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快胃止遗溺
【注意】如果您想长期调理,请在此基础上咨询医生后使用。
枣金散【材料】
枣:补脾,健脾养胃,和胃
鸡内金:消食开胃,醒脾宽胃
http://s11/mw690/001AK1UXzy7kWHhx3862a&690
【用法用量】红枣500克,去核,焙干,磨成细粉,炒鸡内金50克,磨成细粉,两者混匀,每日2—3次,每次6—9克,一般一个月就能恢复
【注意】老年人和小孩量还可以小一点,适合日常生活用,脾胃功能恢复之后就停,别过量。
柴瑞霭
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
周二上午和晚间特需门诊
吴兵
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科
周一三四全天、周二上午普通门诊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