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观察与分析

(2013-12-30 22:11:05)
标签:

教学反思

难点

启发性

集体

不孤有邻

教育

分类: 教海笔耕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观察与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观课报告

原创/仇立运

课        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上课时间:2013年12月20日第五节。

执教教师:毕孝丽

执教班级:六年级二班

 

表一: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数量统计

 

教学

流程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朗读感悟

交流探究

朗读深化

情感升华

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

合计

评价

数量

3

16

4

3

26

所占

比例

11.6%

61.5%

15.3%

11.6%

100%

 

表二: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类型统计

 

教学流程

赏识性评价

启发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

评价统计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2

1

3

朗读感悟  交流探究

7

5

4

16

朗读深化  情感升华

2

2

4

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

2

1

3

 

13

8

5

26

所占比例

50.0%

30.8%

19.2%

100%

 

表三: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对象统计

 

教学流程

针对个人

评价

针对多人

评价

针对集体

评价

评价统计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2

1

3

朗读感悟  交流探究

11

2

3

16

朗读深化  情感升华

3

1

4

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

1

 

2

3

 

17

2

7

26

所占比例

65.4%

7.7%

26.9%

100%

                                                                                      表四: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有效性统计

 

教学流程

有效性评价

低效性评价

无效性评价

评价统计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2

1

 

3

朗读感悟  交流探究

11

3

2

16

朗读深化  情感升华

3

 

1

4

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

2

1

 

3

 

18

5

3

26

所占比例

69.2%

19.2%

11.6%

100%

 

【综合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毕孝丽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无论是落实新课标理念,还是达成教学目标,乃至学生的参与度都无疑是比较成功的范例。这不仅仅是课堂流程的科学操作和课堂呈现方式的合理适时,更重要的是毕老师能较好地通过课堂语言评价促成了课堂目标的达成,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根据观课前期的设定,对毕老师的课堂语言评价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统计:

    一、评价数量。共26次,其中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激发兴趣”3次,第二环节“朗读感悟,交流探究”16次,第三环节“朗读深化,情感升华”4次,第四环节“总结全文,回归整体”3次。由此可以看出,毕老师的评价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个环节。这就充分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又有利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评价类型。毕老师的评价不拘一格,包括“赏识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此堂课的26次评价中“赏识性评价”共13次,占50.0%%;“启发性评价”共8次,占30.8%;“激励性评价”共5次,占19.2%。由此可以看出“赏识性评价”所占的比例大。这充分体现教毕老师在评价中能针对学生的阶段特点,给予肯定赏识,让学生感受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愉悦,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评价对象。毕老师的评价不只是单一地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还不失时机地对多个学生或集体进行评价。此堂课的26次评价中,针对个人的有17次,占65.4%,针对多人的有2次,占7.7%%,针对集体的有7次,占26.9%。从这些数据看出,毕老师极为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因学习的个体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集体的有效成分。

    四、评价效果。此堂课的26次评价中,有效评价18次,达69.2%,低效评价5次,只占19.2%,无效评价3次,只占11.6%。可见,毕老师的评价有效性比较高。毕老师并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从启发、促进、提高的角度进行评价,不仅有效地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