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分析
原创/仇立运

按照教学工作计划,第三单元教学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对本单元进行了测试,成绩比较理想,50位学生全部参加测试,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8%。现就学生完成试卷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评价测试题含盖的知识点。
此评价测试共10个大题,包括的知识点有“多音字”“汉字” “词语” “句子”
“写字”“阅读”“写作”等6个方面。第一题是,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第二题是,看拼音,写汉字;第三题是,比一比,再组词;第四题是,连一连;第五题是,把词语补充完整;第六题是,照样子,分别写出三个词语;第七题是,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第八题是,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第九题是,读短文,完成任务;第十题是,作文。分数权重分别是3分、15分、12分、6分、16分、9分、8分、9分、12分、10分。
二、学生答题主要情况分析。
第一题,这一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多音字的掌握情况。由于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中比较重视读音或多音字,故学生整体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出现状况:一个学生把“薄(báo
bó)雾”的“薄”选为“bó”;一个学生把“欢乐(yuè
lè)纵”的“乐”选为“yuè”。前者属于掌握不扎实所致,后者应属于笔下误。
第二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会认读、会书写”汉字的掌握情况。就做题来说,学生汉字书写正确率高,基本没有丢分现象。说明识字、写字教学中能准确把握低年级阶段的“字词”目标,重视汉字的认读及书写,学生掌握牢固。在书写汉字上大部分学生注意规范性、美观性,只是少数学生欠规范和美观。六个学生丢分:两个是把“隐约”的“约”左边的“勺”写成“勾”;两个学生把“展现”的“展”里边多写了一撇。一个学生把“建筑”的“建”里面的“聿”上面多加一横。这都是对汉字掌握不牢固所致。另外还有一个学生把“隐约”写成“音乐”,是把拼音“yǐn
yuē”读错所致,也就是拼读不细心。
第三题,主要考查学生区分字形和扩词的能力。因为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加强字形训练,而且在复习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巩固,学生整体上大都能掌握,所以此题只有个别学生没有丢分:一个学生用“摘”组词为“摘下”时,把“摘”的右边写成“商”;一个学生用“蜜”组词为“哈蜜瓜”,其实应为“哈密瓜”的。这是字形区分不清所致。而另一个用“密”组词为“密集”时写为了“集密”,这是粗心所致。
第四题,既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又是考查学生在词语搭配方面的应用能力。由于学生对课文掌握比较牢固,能达到每课熟练背诵,则正确率很高,没有丢分现象。
第五题,主要考查学生本单元中学过的成语掌握情况。已学过的本单元中出现的成语比较多,在课文学习中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并在“课后练习”中进行了强化性积累训练。因学习中重视这方面的积累,故学生掌握比较牢固,基本没有丢分现象。丢分的学生只有一个,把“从天而降”的“天”写成“而”,这是不细致所致。另外还有学生有书写不规范情况。
第六题,既是考查学生对含有数字和AABB形式的成语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因为这两类词语课文中出现较多。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由于学习课文时进行了一定的训练,故丢分现象较少。有两位学生丢分:一个学生应该照样子写含有数字的成语,而写成没有含数字的成语;另一个学生又把例子中的“五光十色”写了一遍。这皆为审题不仔细之故。
第七题,主要考查学生対反义词的积累情况。由于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注重了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并在“语文园地三”中进行了强化训练,学生掌握比较扎实,故丢分现象少。其中一个学生没按要求写出每个句子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而是用带点词语的反义词写了一句话,这是不会审题所致;另一个学生把带点词“强大”
的反义词“弱小”写成了“弱”,这是不细心所致。
第八题,是考查学生书写汉字能否规范、美观。由于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极为重视汉字的书写指导,并能进行书写方面的巩固练习,学生在学习汉字的书写时,基本能达到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所以没有丢分现象。
第九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短文节选自第10课《葡萄沟》,故也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因为平时的阅读中,能加强阅读训练,特别是《葡萄沟》一文的教学中,在重点训练时也涉及到了该题中的三个问题,所以学生完成情况理想,丢分学生较少。第1题正确答案是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有:(红)、(白)、(紫)、(暗红)、(淡绿)。有一个学生答成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有:(红的)、(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有三位学生答成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有:(红色)、(白色)、(紫色)、(暗红色)、(淡绿色)。这既说明没有细心审题,也说明课堂是没有认真听讲。
第十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一题的写话要求是: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请你把家乡的特产夸一夸、写一写。为了更好地检测在“语文园地三”之“口语交际”中训练的写话,让学生写“夸家乡”,也就是说让学生所写的范围广了,不只是通过“特产”这一方面夸家乡。当然也允许学生写试卷中要求的范围,即只限于写家乡的特产。由于在“语文园地三”之“口语交际”中,进行了训练,故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且能做到语句较通顺连贯,能较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还有的能较好的划分几个自然段来描写。这些学生主要有:李思萱、姜心悦、沙乾易、高羽桐、贾赠玉、颜晓羽、张守轩、张一驰、苏延开、苏畅、席千惠、孙睿雅、高飞、赵晨旭、韦泽堃、王嘉一、李天笑、陈雯心、颜丙豪、赵桐吉、孔一鸣、董闻博、李文蓓、吴仕浜等。
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的、地、得”运用不准确,有的句子还不够通顺连贯,有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还有个别学生书写欠认真,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