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测试分析

(2012-12-06 20:32:12)
标签: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

错别字

试卷分析

不孤有邻

教育

分类: 教海笔耕

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测试分析

原创/仇立运

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五单元质量测试分析

    第五单元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并于11月30日上午进行了质量测试,成绩比较理想,50位学生全部参加测试,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为100%。这一单元的教学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整体上比较重视学习,且能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错误现象也较少。特别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会听课、会学习,故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现就学生完成试卷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评价测试题含盖的知识点。

    此评价测试共10个大题,包括的知识点有“汉字书写”“汉字部首”“词语积累”“课文填空”“句子”“阅读”“写话”等7个方面。第一题是,看拼音,写字词;第二题是,分别写4个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第三题是,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第四题是,比一比,再组成词语;第五题是,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第六题是,填空,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第七题是,照样子,写句子;第八题是,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第九题是,读儿歌,回答问题;第十题是,写话。分数权重分别是18分、6分、8分、12分、8分、10分、8分、10分、10分、10分。

    二、学生答题主要情况分析。

    第一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五单元“会认读、会书写”汉字的掌握情况。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能准确把握低年级阶段的“字词”目标,重视汉字的认读及书写,学生掌握牢固。因此,学生汉字书写正确率高,丢分现象少。这次检测12个汉字,在书写汉字上大部分学生注意规范性、美观性,只是少数学生欠规范和美观。几个丢分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注意”的“注”和“幸福”的“幸”两个字上。有学生把“注意”的“注”写成“住”,有学生把“幸福”的“幸”写成“兴”。这都是同音字区分不清所致。

    第二题,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偏旁汉字的积累,也即对形声字的掌握。学生完成此题正确率很高,其主要原因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视“偏旁归类识字”,并在语文园地五的学习中进行了巩固。只有两个学生丢分:一个学生把带有“三点水”偏旁的“湖”字中的“月”写成“反文”;一个学生把“凉”写成“三点水”归到带有“三点水”偏旁的汉字中。这都是字形掌握不扎实、区分不清所致。

    第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掌握情况,也即对“数量词”的考查。本单元学过的4篇课文和识字5中出现了不少数量词,而在学习中也进行了这一知识点的训练。“语文园地五”中也有这方面的积累,并进行了拓展训练,故学生掌握比较牢固,丢分现象较少。丢分的情况有这样几种:一是没有学过的字写错,如“一块(橡皮)”的“橡”写为“象”,这是字形不清所致;二是所填的词搭配不当,如“一枝(  )”填为“一枝(树)”;三是没有学过的用拼音代替时,写错拼音,如“一块(巧克力)”的“克”用拼音代替时写为“kē”。

    第四题,主要考查学生区分字形和扩词的实际能力。因为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加强字形训练,而且重视扩词方面的训练,学生整体上大都能掌握,所以此题只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一是组词时由于笔下误而错,如“现( )”组词为“现在”,而下笔时却写成“在现”,学生或许组词为“再现”,而把“再”写成“在”);二是能正确扩词,但没学过的字用拼音代替时写错拼音,如“折(折纸)”“纸”用拼音代替时写成“zǐ”这是平翘舌区分不清。

    第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同时检测学生对“会写汉字”的情况。因为阅读教学中时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注重词语的积累,所以学生答题情况较好。而个别问题出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议(论)纷纷”一词中的“论”不是要求会写的汉字,所以有的学生会写,有的学生用拼音代替,有的学生没有写;二是“郑重宣(布)”的“布”,有一个学生写成“部”,这是同音字区分不清所致;三是“(祝)你快乐”的“祝”写为“衣字旁”,这是字形掌握不准确。

    第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识字5”的掌握程度以及背诵情况,又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汉字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对课文掌握比较牢固,能达到熟练背诵,则正确率很高,丢分现象比较少。问题主要出现在试卷本身,如第一小题:人心齐,泰(山)移。句子中的括号里要求填写一个字,第二、三、四小题也是如此。而第5小题是: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其中“子”字应属于漏印,所以此字有学生没有填写,再者有学生只写了“子”字,而没有写“容易”一词,另外还有学会因字形掌握不准,把“容易”的“易”写为“意”。

    第七题,主要考查照样子写句子的能力。其例子为:①你把尺子借给我用一用行吗?②现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给我了吧。这一题是用第19课《蓝色的树叶》之课后题改编而来,所以学生大都能正确照样子写句子。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地方,有的学生没有注意:例子中的两句话都是描述的与“尺子”有关,而有的学生没有注意这一点。如写成:①你把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②现在可以把你的橡皮借给我了吧。两句话中,第一句是“铅笔”第二句是“橡皮”,这就不完全符合答题要求。另外,有的学生在写句子时出现了错别字,如把“橡皮”的“橡”写为“像”。

    第八题,是考查学生书写汉字能否规范、美观。因学生在学习汉字的书写时,基本能达到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所以没有丢分现象。

    第九题,考查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考查学生初步的审题能力。此题中的儿歌选自本单元“语文园地五”中《走山路》一文。在此文的学习中,除了更好地指导诵读外,还进行了理解性的训练。特别是此题中的三个问答题,在拓展训练中都进行了练习,因此,学生能较好地顺利地回答。只是有学生在回答时,不够规范,如第3小题:是谁帮助小猪它们吹散了漫天雾?规范的答题方法是:是风婆婆帮助小猪它们吹散了漫天雾。可有学生是这样回答:是风婆婆。就答案来讲,这样答,虽然不错,但很不规范。

    第十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也就是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题的“写话”与期中考试中的“写话”是相同的。期中考试中的“写话”要求是:请你把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注意要写出秋天的特色。这一单元考试中的“写话”要求是:把你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写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由于期中考试时进行了一次写话,而且在期中考试时写得不够好的学生,按照要求又重新写了第二次。故这次测试写话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且能抓住秋天的主要特点写,做到语句较通顺连贯,能较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还有的能较好的划分几个自然段来描写。这些学生主要有:李思萱、席千惠、王瀚聪、贾赠玉、高羽桐、郭童菲、赵晨旭、陈盈杉、孙睿雅、张守轩、姜心悦、张一驰、沙乾易、苏延开、林子音、董闻博、李一民等17位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