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总是有无尽的欢乐,并伴随着各个阶段的担心---我家美妞自小由奶奶带,奶奶是一个很挑剔的奶奶,和小朋友玩,不是嫌人家脏就是嫌人家厉害,所以孩子周围的小伙伴很少,再加上奶奶不凑群。。。。。。孩子直到2周,外出还很胆小,很小的孩子摸她,她极不情愿,却不敢说话,直直的站在那,让人家摸,然后哇~~~的大哭,更别说看到顽皮的小朋友了,奶奶愁得呀不得了。看看周围这样的孩子还不少,有着同样担心的家长也很多。
无意中我发现了事情的根源和处理的方法,仅供参考:
打闹是孩子间游戏的一种,由于和小朋友玩的少,胆小的孩子不认为小朋友是在游戏,而是认为打闹很可怕,是一种威胁
美妞后来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孩子们打闹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个小事生气,扭打在一起,大人别不去干涉,大多数时候,孩子都有能力去化解,两个孩子在扭打的过程中又破涕为笑了(当然是同龄孩子中的正常打闹),大人在一旁,当事态有可能扩大化,起到一个简单的调节作用,而不用过多的干涉。
有一次美妞和一个小哥哥玩,打了笑,笑了打,旁边一个比美妞小一个月的小姑娘只看不敢凑群,美妞和小哥哥拉着小姑娘的手
表示友好,小姑娘哇哇~~~大哭,孩子妈妈神色紧张的不行,两个孩子很委屈的说:阿姨我和小妹妹逗着玩呢。
这种情景多么的相似啊, 半年前就发生在我和美妞身上,妈妈的紧张表现给孩子也是一个不好的暗示。
记住:一定让孩子知道打闹是孩子之间游戏的一种
开始可以先和孩子在家里玩“打闹”的游戏,让孩子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孩子们都喜欢这种游戏。
有一天午休时间长,不愿意睡觉,就和美妞在床上打闹开来,一开始,美妞眼含泪水委屈的小嘴快厥到天上了:妈妈,你碰我干什么呀?其实我只不过是拿枕巾罩在她头上了
"妈妈和你开玩笑呢”我抱了抱她(先让她有一种安全感),“这种玩法,奶奶没和你玩过吧”
然后我们继续,当然我以防守为主,而她呢渐渐的性子放开,由开始的不敢、不会、模仿到后来的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期间奶奶担心的不得了,进屋看了一次又一次,不停的数落我,进来一次,孩子马上就拘谨一次,次数多了也由不得他了,可怜得老人家只好无奈的走开,把门关上---听不见为净。
从此以后,每天中午吃完饭缓一会,孩子就说“妈妈咱们还玩一会吧”
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个月。美妞的胆子不仅大了,身体的反应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其实,胆小的孩子和小朋友接触的普遍都少,孩子间的正常打闹对他们来说,由于没有接触过反而不知道如何应付。
记住:打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锻炼。
孩子之间没有大人所谓的欺负和被欺负,他们之间只有是否快乐
有一次带美妞在肯德基玩耍,一个4岁的小男孩,一直和洋洋玩得很好,一会,男孩两个手比作刀往洋洋头上做切菜状,追得洋洋兹拉瓦拉乱叫,转着圈的才跑呢,男孩的家里人也喊他,我也很担心,抓住美妞告诉她:和哥哥说别追了,没成想美妞说:我和哥哥玩呢,多开心哪~~~~天哪,我又多担了一次心。
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有他们自己看问题的视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