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从同事的mp3里听到《琵琶语》,一听就喜欢上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听。mp3上显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的主题曲,奇怪!以前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有这么好听的曲子呢?
于是重新去网上下载,在《琵琶语》的旋律中,将片子又看了一遍。
30年代,一个中学女生住的四合院里搬来一位中年男作家,从他们相撞在一起的那一刹那起,她就爱上了他,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
爱上他后,她因母亲改嫁,离开北平。五年后,她考上北平的女子师范,再次来到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一夜缠绵。她终于拥有了他。
清晨,他帮她戴上围巾,将一朵白玫瑰送给她。
就这样,她狂热地爱着,他接受着,享受着。
由于政局变动,他再次从她生命里离开。
孩子是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她为了他和她所生的孩子能和他一样,过上上层的生活,不在大街上当小混混,她与可以提供给孩子这种生活的人在一起,而她,也在上层生活的圈子里游走。灯光、舞会、鸡尾酒……
八年后,他也来到这个圈子,他们经常见面。
只是,跟以前一样,他总是忘记她是谁,他总是说:我好象在哪里见过你。
可是,却没有一次真正想起来过。
那个舞会上,他约她,像一个情场老手约一个风尘女子,她说:好吧。
他们又回到那个四合院,他就这样,再次将她拥在怀中,就像拥着那些逢场作戏的女子,而她,却是再次拥有了生命里唯一的男人。
第二天早上,她离开。她望着玻璃瓶里的白玫瑰,问他要了朵,并问他这些玫瑰是不是一个女人送的,他说不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人托花店送过来。她黯然。他始终想不起她,想不起当年的那朵白玫瑰。
她再次从她的生命里离开。
他们的孩子不幸死去,她再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于是选择随孩子而去。在临死之前,她给他写了长长的信,讲述一个女子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讲述着那个他从来不知道的孩子。她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他相信她所说的话……
信读完时,他深陷在沙发里,拼命地回忆着,他生命里的这个女子。窗前的玻璃花瓶,空空如也。
我不知道,用一生去爱一个人和等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滋味,一定是辛酸和痛苦的,也一定还有着幸福和快乐。她就是用这短暂的幸福快乐,来承受着生命里的寂寞和苍凉,维持着心中的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唉,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