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麓山枫叶红

标签:
文化杂谈摄影散文摄影散文 |
我从小在岳麓山下长大,在山下读书、又在山下工作和生活,随着山上年复一年的枫红枫落,直到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秋天,却总是看不够岳麓山上的秋色。每年当秋风乍起时,我总喜欢经常到山上走一走,不时地仰起头来,静静地注视着那些参天的枫树,从初秋到深秋,陪着那些枫叶一天天变红,直到染红了整整一座山。今年与往年有些不同,我学了一点摄影知识,每次出来我都会挂着一部相机。
http://s7/mw690/56f655c1xd0a07cc23e06&690
http://s9/mw690/56f655c1x7b433b5ede28&690
http://s13/mw690/56f655c1xd0a05d1ac31c&690
http://s13/mw690/56f655c1xd0a098be597c&690
http://s3/mw690/56f655c1xd0a0cec47d62&690
古枫香中的王者,又数岳麓书院的文庙内,明伦堂的那一棵了。这棵古枫已经三百多岁了,它与这座伟大而神奇的千年学府一同被“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岳麓书院的悠久历史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有它的存在,我每年都会去膜拜它。至今文庙也是学术交流的清静之处,是不欢迎游客来访的,每次我都是一个人悄悄的前去,走到它的跟前,我不自觉地会放轻脚步屏住呼吸,在中国的传说里,树老了会成精的,似乎它也习惯了几百年来的清静,不喜欢被人打搅。也许是熏陶了更多的墨香,闻听了更多的书声,还结识了更多的从书院走出去的英雄豪杰的原因吧?比起其它的古枫来,它会显现出一种不凡的书卷之气和帝王之气来,它将自己粗壮的树干从书院的院墙里高高的冲了上去,散开火红的枝叶笼罩着文庙的红墙金瓦,与古老的书院建筑融为了一体,金碧辉煌,给人的视觉以强烈的冲击,是沧桑,还是苍凉?是肃穆,还是悲壮?是清高,还是霸气?我也说不清自己对它的感觉,只觉得一见到它我就会肃然起敬,“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等书院内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对联,也只有这样的树才能与其相配。
http://s6/mw690/56f655c1xd0a0f6eb2565&690
我一直盼着拍下这棵古树的卓越风姿,今年终于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了——我学会了用单反。可是实施起来还是很难,为此我去过岳麓书院三次了,还是只能从各个角度去拍它的局部,还是拍不出树的伟岸,拍不出树的沧桑,更拍不出从树干树枝和树叶里透出来的那种豪气冲天的湖湘人文气质。想想也是,凭我的肤浅和无知,凭我那只学了三个月的雕虫小技,又怎么能用几张平庸的照片,诠释得了演绎了上千年的湖湘文化?
http://s14/mw690/56f655c1xd0a6477b2b9d&690
http://s5/mw690/56f655c1xd0a16585e6c4&690
http://s15/bmiddle/56f655c1x7b435f068c1e&690
不过等到枫叶再红的时候,我仍会回来看它,和它说说话聊聊天,再对它拍几张照存到我的相册,明年,后年,大后年……,直到我的生命之叶凋零。我深知,古枫香的寿命不知是我寿命的多少倍以上,让一棵收纳了三百年人间精华、见证过中国历史上无数伟人成长的的参天古枫,也见证着自己慢慢长大、变老,以致送我到人生旅程的终点,也是一种很浪漫的事。